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4月20日到26日,是江苏省爱鸟周。今年的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过去的一年,江苏鸟类的“朋友圈”又增加了新成员,已经达到468种。
作为爱鸟周的重头戏——震旦杯南京观鸟赛刚刚结束。在过去几天内,12支参赛队穿越丛林、徒步湿地,在南京地区共观测到160个鸟种。自2017年首届观鸟大赛以来,创历史新高。这次,名叫“黄头鹡鸰”获得今年的至尊鸟种。
南京观鸟赛“赏鱼观花观测队”队员王帮凤说:“它是在龙袍湿地看到的。我们看到的时候,它跟鹡鸰、鸻鹬在非常浅的浅滩待着。它是过境鸟,不是常能见到的。它的头是非常艳的黄色,即便肉眼也能看到黄色的小点点在移动。”
在南京,活跃着一群观鸟人。十年前只有十来个人,现在这个队伍已经壮大到上百人。今年爱鸟周发布了首部纪录片《守望蓝天精灵》。该片以观鸟人的视角,展现了江苏的生态变化。
为什么每年观测到的鸟种越来越多?江苏省林业局提供最新的数据显示,江苏鸟类已达到468种。专家评审组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健康森林的营造、湿地不断修复。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常常超越人类的想象。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鲁长虎说:“大部分鸟是迁徙的。它在南方的越冬地、北方的繁殖地、中间的栖息地都得到保护,鸟类的种群数量显然会得到增加。鸟类是一个很聪明的类群,有学习能力。以洞穴作为巢的鸟,原来的洞穴都是树洞,城里没有怎么办。它会想到找建筑物上的洞,如空调的出风口、废弃的洞,它在里面繁殖得非常好。”
(郑丽丽 郭锴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