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地处江淮、黄淮两大平原结合部,境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与盐河四水穿城,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四湖镶嵌,南北过渡的气候、水网交织的环境,造就了淮安市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随着淮安生态环境的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社会责任和共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淮安落脚安家......
每年的4月20日至4月26日是江苏省爱鸟周,今年的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淮安蓝天上飞舞的“天空精灵”吧!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体羽主要为白色,仅翅上覆羽和飞羽为黑色,喙部长而粗壮,呈黑色。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鱼类、蛙类等为食。繁殖于我国东北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
黑翅鸢为小型猛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体呈蓝灰色,下体白色。常栖息于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主要以田间的鼠类、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长耳鸮(Asio otus)
长耳鸮为较常见体型中等的褐色有“耳”鸮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的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丛中,黄昏和晚上才开始活动。以鼠、鸟、鱼、蛙为食。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红隼为小型猛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具有较高的飞行高度。常以以大型昆虫、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白琵鹭是大型涉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身羽毛白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
斑头秋沙鸭(Mergellus albellus)
斑头秋沙鸭是中型游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体羽以黑白色为主。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池塘等地带,善游泳和潜水。以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性食物为食。
鸳鸯(Aix galericulata)
鸳鸯是中型游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
罗纹鸭(Anas falcata)
罗纹鸭是中型游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雄鸭繁殖期头顶暗栗色,头侧、颈侧和颈冠铜绿色,颏、喉白色。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河湾、河口及其沼泽地带。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须浮鸥(Chlidonias hybrida)
须浮鸥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燕鸥,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腹部深色(夏季),尾浅开叉。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喙部黄色,具很大的嘴钩,眉纹为显著黑色。主要栖息于河流、江边、湖泊沼泽芦丛和河口沙洲及沿海滩涂芦苇丛中。夏季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浆果。
楔尾伯劳(Lanius sphenocercus)
楔尾伯劳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上体灰色,尾特长,呈楔形。栖息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捕食小型脊椎动物。
戴胜(Upupa epops)
戴胜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色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以昆虫为食。
黄鹡鸰(Motacilla flava)
黄鹡鸰属小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上体橄榄绿色或灰色,下体黄色。喜欢停栖在河边或河心石头上,尾不停地上下摆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多在地上捕食,有时亦见在空中飞行捕食。
红喉鹨(Anthus cervinus)
红喉鹨属小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多栖息于灌丛、草甸地带、开阔平原和低山山脚地带。食物主要为昆虫,多为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昆虫及幼虫,食物缺乏时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戴菊(Regulus regulus)
戴菊属小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上体橄榄绿色,头顶中央柠檬黄色或橙黄色羽冠。通常独栖于针叶林的林冠下层。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尤以鞘翅目昆虫及幼虫为主,冬季也吃少量植物种子。
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
暗绿绣眼鸟属小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上体绿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极为醒目。主要栖息于阔叶林和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次生林等各种类型森林中。夏季主要以昆虫为主,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
黑枕黄鹂属中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主食昆虫,也吃果实和种子。
黄眉鹀(Emberiza chrysophrys)
黄眉鹀属小型鸣禽,为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动物。雄鸟头部黑色具条纹,有显著的鲜黄色眉纹。栖息于山区混交林、平原杂木林和灌丛中,有稀疏矮丛及棘丛的开阔地带等。主要以草籽、叶芽和植物碎片等为食,也吃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