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南师大附校以美育人,培养新时代的“四高”新人

2022年04月25日 22:58: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在美育整体改革和创新的探索中进行了系统而富有成效的实践,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了“高尚情操、高雅举止、高贵气质、高远志向”的美育改革创新的育人目标,夯实美育课程基础、拓宽课程育人渠道,探索美育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育人模式,构建美育实践平台、丰富实践育人内涵,加强美育环境建设、凸显以美育人美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以“四高”为美育特征的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强了学生理想信念、点燃了人生激情,优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了学校形象,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激发了教师成长,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提升了办学品位,推动了学校美育的整体改革,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培养了新时代的“四高”新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中学,在校初高中学生2400多人。学校在“为人的成长创造最大空间”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美育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提出了“高尚情操、高雅举止、高贵气质、高远志向”的“四高”以美育人目标,实现了办学的错位发展、育人的内涵发展、美育的特色发展、不断探索美育改革与创新的新路径,创设了“四高”育人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四高”美育课程系统,搭建了“四高”美育实践活动多样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专项特长。“四高”激活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激发了师生的精神面貌,使一所极为普通的学校,焕发了青春活力。美育推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提升了社会的美誉度。


学校世纪广场

春日里学校三立园

  为了让“四高”成为以美育人看得见的目标,看得清的行动方向,学校遵循美育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四高”目标的指引下,在美育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育具有审美素养和艺术专项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探索出一条美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径。

  一、夯实美育课程基础,拓宽课程育人渠道

  学校全面深化美育综合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形式美、行为美等美育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四高”审美素养,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研修课程拓展、跨学科课程融合的四级课程体系,深化了美育课程育人的新思路。

  学校在开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书法、绘画、雕塑、艺术设计、舞蹈、器乐、声乐、戏曲、影视、传媒、编导、非遗等课程,32节精品课程被列为省级线上优质课程对全省开放。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形成了多师、多学科融通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美育课程。学校成立了美育教育专业委员会,开设了艺术学科与文化学科紧密融合的200门校本选修课程和200个社团课程。


妙趣横生的灯笼社团

特聘列宾美院尤里教授在宏村授课

  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积极拓宽美育课程,为每位学生开设了“333”校本必修课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完成30小时的钢琴学习,能够熟练弹奏3至5首名曲;30小时的美术学习,掌握1至2项美术专项;女生要学习30小时的舞蹈或健美操,能够完成1至2组舞蹈组合;男生要学习30小时的武术或足球,能够在实战中取得相应的成绩,着力培养学生尚美、隽美、健美的品质。


美术四级课程体系

  美术学科在校外课程拓展上,建立了三级写生研修课程体系,即校园写生、近郊写生、皖南写生。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欧洲游学活动。自2014年以来,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日本等20个国家,近60位艺术家和国内著名艺术家来学校举办500多场艺术讲座。学校还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超市,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喜欢的课程学习,培修了学生的高雅举止。

  二、探索美育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育人模式

  学校以美育创新为动力,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美育课程选师制和分层教学,创新了“选师+分层”教学的新模式。学生选专业、选教师,既激活了艺术教育的教学,又激发了教师的专业精神,更激起了学生艺术求知欲望,调动了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艺术追求的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自觉、自尊、自信、自强,坚定了理想信念。学校在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中,还采取了“班车式”的“错车跟学”的教学新举措,允许学生在同层次的艺术专业学习中,选择最适合的班级层次,打好基础,为今后跟上“班车”创造条件。美育教学的选师与分层的创新,推动了学校美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模式有创新,举措有亮点,成效有质量,让每一位学生找到了成功的路径,成为追求高远志向,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美育人的文化建设为导向,为学生设计了三或六年的美育规划,提出了每一位学生有一本校园生活绘本,每一位学生每学期有一次才艺展示机会,每一位学生每学期参加一次艺术经典作品对话的沙龙活动,每一位学生每年有一次服务社区的艺术活动,每一位学生有一项以上艺术专项特长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传递了正能量,浸润了学生心灵。通过年年的艺术节,每学期的艺术展演、月月的艺术讲座、周周的艺术沙龙,天天的艺术课程,营造了美育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四高”的育人目标,彰显了以美育人的优势。

  三、构建美育实践平台,丰富实践育人内涵

  学校的美育改革与创新,要突出面向人人的以美育人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接受优质的艺术熏陶。学校坚持以美育实践为平台,营造人人有艺术爱好,人人有艺术空间,人人有艺术专项,人人有艺术展示的实践平台。实现了周周有美育沙龙、美育活动交流,月月有展览、音乐会和美育讲座,每学期有艺术专项展示,年年有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艺术游学等特色活动。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美育氛围,在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展示美、传播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气格、气度、气质。


2021年 5 月宏村写生合影

  连续八年的皖南写生实践活动获得省级优质美育活动的评价,参加学生人数达到4500多人,学生画作28000多件,留校优秀作品15000多件,出版画册8本,举办画展8次,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和教授进行现场指导,线上和线下展览参观人数超过20多万人次。

宏村写生精品画册

  虫虫蟲——创意生态纸塑工作坊是面向全体学生一门创意+技能的艺术实践活动课程,自创办以来已有1000多名学生参与,每位学生以新 的创意思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虫”的优秀诗歌,喜爱昆虫、了解昆虫、观察昆虫、掌握昆虫纸塑技法,创意昆虫造型,像设计师一样寻找灵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知识的探究。虫虫蟲——创意生态纸塑工作坊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项特长,培养了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也培养了学生高贵气质。

江苏省中小学艺术展演工作坊

  四、加强美育环境建设,凸显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重视美育环境育人的建设,从“有形”的设施设备和“无形”的美育环境熏陶入手,近三年来,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增添了美育专项设施,建设了在全省领先、具有现代美感的5000平米艺术中心,古典苏州园林意蕴庭院别具一格;每年100万元的进口原版艺术图书打开了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建设了适度超前、满足需要的24间独立琴房、7间专业音乐教室、3间舞蹈教室、3间传媒教室、2间编导教室、1间多功能的剧场、9间美术名师工作室,每一间功能室介绍了对应的艺术大师,每一面墙壁展示了学生的艺术作品;100架进口著名品牌钢琴遍布于学校每一间教室、场馆、琴房、走廊。学生在一流的美育装备、优美校园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享受美的愉悦,浸润美育文化,已成为全省基础教育最亮眼的校园环境之一。学校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不仅在校园环境上展示经典传统文化,还在进课堂中深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底蕴,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情结。国内名校、名家的美育联盟的组建,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开拓了视野;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质的美育装备,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校艺术中心

合唱团排练歌曲

  学校在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配备了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的艺术教师队伍,54名专职教师75%以上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28%有留学经历;艺术专业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编导、戏曲等,满足了艺术教学的需要,满足了学生艺术发展的需要,满足了艺术环境建设的需要。美育文化和环境的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 效】

  一、增强了学生理想信念,点燃了人生激情

  多年来,“四高”的美育整体改革创新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全新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点亮了他们的人生梦想。从原来的迷茫到拥有高远志向,从原来的自卑到拥有性格上的自信,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高贵气质,从原来的散漫和任性到行为上的自律,是同龄学生中高雅举止的榜样,从原来的小我渐渐融入到大我,有着强烈的上进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培育了高尚情操,坚定了理想信念,凸显了以美育人的功能。

  二、优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了学校形象

  通过“四高”的美育整体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学校的形象,优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类人才,从过去招不满学生,到现在门庭若市,高中部的招生分数每年都在递增。艺术类专业高考达到了95.2%的本科录取率,其中40.2%被985、211以及省属重点院校录取。初中2021年中考均分高于南京市40分,71.2%被四星高中录取。学生的全面发展,脸上笑容增多了,自信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增长了,家长满意度增加了,社会的美誉度增添了。


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省中学音乐学科单元教学专题研讨会

  三、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激发了教师成长

  在“四高”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方式转变了,学习的状态改变了,学习的成效提高了,在课堂上可以看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可以看到学生生动活泼地参加各项美育活动,在社团可以看到学生专注艺术实践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又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已构建了完善的教师成长体系,为教师的全方位提升赋能助力,让优秀教师更优秀。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大师工作室活动,参加跨学科的美育沙龙,每年为音乐教师举办专场音乐会,为美术教师个人举办专题展览,为传媒教师举办专场展示活动,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更加热爱艺术专业,更加关爱学生,更加关注教学改革。教师增强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一批艺术教师已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在各类竞赛和展演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有280多项。

  四、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提升了办学品位

  经过多年的美育改革与创新,学校的美育之花已芬芳满园。学校在各级各类的艺术展演、文化汇演、艺术文化节等艺术比赛中,展示了学生艺术素质和专项特长,获得国际奖项8次、国家级奖项256次,其中一等奖66人次,省市级奖项更多。先后荣获了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百佳艺术教育单位、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基地、南京市中学生歌舞团、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南京市园林式校园等荣誉称号。成为法国高等设计学院等八所院校的生源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美育整体改革与创新走出了一条教育理念先进、课程体系完备、实践活动丰富、美育环境优化、师资队伍优质、特色成效显著之路,赢得了政府、社会、家长的良好口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美育整体改革与创新中让学校变得更加优秀,更具有艺术魅力。

【探 讨】

  一、“四高”美育创新要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美育改革与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面向人人的美育课程、实践活动、文化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的良好氛围,努力创设基于“四高”的美育文化,关怀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差异、关心学生的发展,实现人人的学校艺术教育。只有实现以人为本的人人的学校美育,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体现,美育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走得更稳、更高、更远。

  二、“四高”美育创新要发挥资源优势

  “四高”在不同时期要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不断地适应美育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美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在走近学校,走进课堂,走入学生中,激活学校美育,激发学生生命,激励不断创新。在课程建设上,要不断优化资源;在艺术实践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让资源“说话”,让资源成为学校美育发展的动力、载体,助推学校美育发展,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三、“四高”美育创新要实现协调发展

  “四高”的美育改革与创新要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健康生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特色发展,成为美育永恒的主题。美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贯穿在学科教学,融合在校园文化,渗透在艺术实践,无论是外显的艺术活动,还是内在的气质培养,都需要学校整体规划,精心设计,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综合素养重要的支撑,构建大美育的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和导向。( 万晓东 靖雷 初心 李春楠 孙文 田书豪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