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超长时间戴口罩与穿防护服,医务工作者脸上压出勒痕甚至压疮,虽然脸上有痕,但大爱无痕。”
“钟馗伏魔,‘魔’是新冠病毒,‘除魔之剑’是新冠疫苗,很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件作品。”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脚踩新冠病毒,大家一起努力,希望早日送走‘瘟神’,尽快复工复产。”
……
在4月26日开幕的“泥塑人世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南京泥人专题展”上,策展人江浩为记者介绍了一组全民抗疫作品,有《大白战疫情》《大爱无痕》《群防群控》等,集中展现了当下全民抗疫中,广大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谱写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时代华章。
本次展览共选取馆藏南京泥人经典藏品88件(套),除“抗疫先锋”单元,还有“童趣盎然”、“戏曲大观”、“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等单元,涵盖动物、人物、脸谱、器物、红色样板戏、抗疫等多个种类。
既有传统主题作品,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比如,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展览特设“文学名著人物形象”单元,展示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司马懿,《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林冲,《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这些人物作品栩栩如生,泥韵传神,让人们在欣赏时,仿佛回到小说中的场景,引起无限遐想。
又有现代题材的作品,融入对生活的观察,展现当代人的生活,与观众产生共鸣。比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展览专设“新时代缩影”单元,展出了《悼念伟人继承遗志》《盼到了》《学雷锋》《共奔小康》等系列反映时代气息、表现家国情怀的泥塑精品。运用南京泥人这一本土化的叙事方式,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创幸福生活的历史缩影。
“一方面,保护传承非遗,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充分展现其文化精髓和地方特色,增强民众对南京泥人保护与传承意识。” 策展人江浩说。
本次展览的作品主要来自江苏省非遗南京泥人代表性传承人黄建强,他今年79岁,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师从著名画家宋文治学习国画,师承南京泥人的创始人——原新华日报美术编辑田原、柯明、高马得等学习民间彩塑泥人的捏制技术,曾在南京工艺雕刻厂负责彩塑泥人的创作和生产。
据黄建强介绍, 与“无不强调一个‘像’字”的天津“泥人张”、兼具浑厚简要(“泥要货”)和生动华丽(“手捏戏文”)的无锡惠山泥人相比,南京泥人具有以下特点:“三分塑,七分彩”,追求装饰效果;“小如豆,大盈寸”,故亦名“南京小彩塑”;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道出了其摆脱“匠气”、注重“意趣”的特点。
南京泥人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曾远销海外,是南京工艺美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一年能换回几十万美元。进入90年代,随着大量洋玩具引进国内,泥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在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下,这项非遗技艺又得以传承和发展。
黄建强一直是这项非遗的坚守者,退休后,他在自己家开办了泥人加工厂,采用夸张等多种手法,塑造出数百种新的艺术形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起早贪黑,从发泥到做坯再到彩绘“一手包办”,创作了400多件彩塑作品,并把这批作品全部捐赠给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此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承办,欢迎广大观众来馆参观,一起分享非遗保护成果,共享南京泥人的精彩魅力。
我苏网讯 记者/高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