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冲锋一线,时刻坚守在新闻阵地的最前沿;他们朝气蓬勃,用无限热情与创意记录真实、传递温暖。他们就是奔跑在新时代的县融“新生代”。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苏网联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一起推出《青春就要这Young》系列报道,跟随他们的文字和镜头,看见不断奋进的新生力量,感受青年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东台市融媒体中心 班雪凡 编辑/我苏网 苏月 海报设计/我苏网 陈奇 张恒枫
起床,洗漱,穿衣,出发下村。
从东台市融媒体中心,到东台镇海丰村,从宽敞笔直的城市马路,到蜿蜒曲折的乡间阡陌,20多公里,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记者班雪凡早已轻车熟路。
一个月,从记者到网格员,从记录者,到防控人,从被保护,到去守护,这一次,她对基层工作人员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的盐城’下载了吗?”
“场所码要正面贴在店铺外面啊!”
“有没有外地员工?你是本地的吗?”
……
这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班雪凡现在每天的工作——跟海丰的村干部们一起,上门贴封条、装门磁、做核酸,到街上张贴场所码、摸排在外务工人员、排查无报备返乡人员等等。现如今,她已经跟上了这样的节奏,然而一开始却很是茫然。经常因为不熟悉而感无从下手,当时的她除了做好记录工作,更想尽快做点实事。
4月7日是班雪凡到海丰村参与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三天,那天的气温特别高,正午的室外温度快要达到30摄氏度,她和两名工作人员一起穿上了防护服,到隔离管控人员家中进行咽拭子和鼻拭子的双采。
那是班雪凡第一次穿防护服,主动要求跟村干部一起上门为隔离管控人员做核酸。身体闷得不透气,脚下行走不方便,两个小时下来,太阳穴一圈被防护面罩勒得生疼。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她感到辛酸又无奈,那些让我们一次次泪目的“大白”们,他们又是怎么熬下来的呢?
4月18日,驻海丰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第14天。一大早,工作群就下发了协助村社完成场所码注册的任务,班雪凡的驻村工作也在这一天实现了跨越。
她跟在村干部们后面一起,有人负责登记拉群,有人负责注册激活。那天日头晒得狠,一圈圈跑下来快有5公里,但他们工作完成得很顺利。看着手机里保存下来的32个场所码注册截图,班雪凡心里不再空落落——毕竟做点实事,不枉此行。
往后的几天,海丰村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街上地毯式摸排,查看店铺有没有张贴并正确使用场所码。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一路走来看到,基本上每家店铺都已经把场所码张贴在了比较显眼的地方,并且只要有人进店,店主都会引导顾客扫码。
上门为重点人员进行核酸采集是班雪凡每天工作的日常,只要没有其他工作安排,她就会跟在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身后,帮着查看封条或门磁有没有损毁,及时消毒。4月21日,驻村的第17天,上门核酸采集工作才进行到一半,接到电话得知一名“3+11”的隔离管控人员要回来,需要工作人员去接。于是,当即他们就兵分两路,做核酸的继续上门采集,而班雪凡再次穿上防护服,和另一组工作人员去隔离酒店接老乡回家。
车上的仪表盘显示室外温度已是21.5摄氏度,而时间还不到10点。基层工作很琐碎,持续到中午不能正点吃饭是常事,班雪凡由此及彼想到,穿“大白”比自己时间还长,工作时间比自己还久,工作环境比自己更艰苦的一线人,他们是有多么艰辛,他们心中的期盼与信念,又该有多坚定!
有些工作在不停地重复,有些事情会突然袭来,驻村工作还在继续,驻村日记未完待续。班雪凡说,我们不畏惧,也不会退缩。我们盼着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我们盼着生活尽快步入正轨,我们更盼着摘下口罩,在这浪漫春日里大力拥抱,尽情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