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公安单位评选 长三角唯一上榜集体花落江苏

2022年05月06日 21:20:1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5日,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全国模范公安单位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全国19个集体被确定为拟表彰对象,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名列其中。作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唯一上榜的集体,这一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几代公安人艰辛付出和宝贵传承。

  张家港市公安局是全国唯一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六连冠”、全省唯一执法质量考评24年连优的基层公安机关。该局法制大队成立30多年来,始终严守法治“生命线”,把规范执法摆在首要位置,持之以恒提高执法质量,让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让创新成为法治底色

  走进张家港市公安局刑事速裁中心,检察官、法官、司法人员、律师等人各自负责着自己的“责任田”。在这里,检察官受理公安机关移诉的速裁案件并提起公诉,法官常驻办公负责速裁庭审,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参与嫌疑人法律咨询、认罪具结见证工作。

  刑事速裁中心大楼内,不仅有公检法司入驻,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还协调了邮政、医院等部门单位进驻,提供文书邮寄、银行服务、入所体检等10余项协同服务。链式流程带来的是执法办案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实现了显著的“警力无增长改善”。

  在推进刑事速裁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又好又快地保障机制顺畅运行,是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常年坚持探索的课题。2019年,以全面推行“快警务”实战模式为契机,该大队创新建立刑事案件“集中办、专业办、快速办”工作机制,明确进驻办案中心办理的案件范围、警种部门及派出所案件侦办的分工和移送法制部门的节点,为刑事速裁机制的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在刑事速裁机制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该大队还系统化推行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对轻微刑事案件中认罪认罚的,启动快侦快办机制。3年多来,从实践探索到规范完善,刑事速裁机制已经成熟运行。从原有的3类案件到现在的16类案件,公检法司机关不仅实现了案件办理源头集约监督,也促进了良性互动合作。

  让规范执法成为习惯

  无论是1996年全面停止乡规民约罚款,率先迈出规范执法的第一步;还是2009年推出办案区标准化建设,涉案物品“丢不了、少不了、错不了”;或是2012年推出危驾案件“一站式”办理,办结效率从以往3天最多办结2起变为日均办结3起……张家港公安始终沿着法治改革进程,用一次次创新闯出执法办案新路。

  在张家港市执法办案管理服务中心,出入登记、身体检查、信息采集等五大区域逐一呈现眼前,在这里,嫌疑人经历的每一道流程都被智能化设备记录下来,就连专职民警的所有执法行为也受到严格监督。

  除了强化自身监督,检、法、司共同进驻执法办案管理服务中心,还实现了案件办理、移送起诉、庭审诉讼、送押羁押“全链条”运行,实现了物理集聚、人员集成、机制集约、监督集中。办案流程环节从原来的12个精简至3个,办案时间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让规范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规范”,这是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对每一位一线执法民警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整体法律素质,提升执法水平,近年来,该大队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全警法律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

  运用网上法律学校系统,借助执法办案大课堂、微课程、执法办案实训基地等7个平台载体,打好“1+7”实战练兵组合拳;推出7 天培训、2天实战、5天随岗、1天考核的 “靶向培训”机制,保证一线执法民警每年参训至少15 天。

  同时,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是提升民警法律素质的标杆性工程。截至目前,该局已有107名民警先后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让群众感受执法温度

  2021年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推出的交通违法“掌上行政速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出的创新项目之一,案件现场快办,当场裁决,当场放行,群众处理违法从“多次跑”到“不用跑”,“高效、快捷、绿色”的执法让群众感受到执法的温度。“掌上行政速裁”,平均每起案件15分钟内办结,与传统的最快1小时办结相比,办案效率提升了75%。

  同年,该局申请国家著作权的“张家港价格认定平台”中,与价格认定部门共同开发的“价格认定系统”有效解决了办案民警的价格认定困难,提高办案效能,为民警减负增效。

  此外,近年来,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还制订出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40余项执法指引和流程标准,全力推动打造“快破小案、善破大案”的张家港样板。2021年张家港群众安全感99.67%、创下全省第一的历史新高。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通讯员/苏宫新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