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扬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举行,专题解读人才新政15条及实施细则,瞄准“天下英才聚扬州”的目标,扬州将紧扣放大“追梦来扬、‘州’到爱才”的品牌效应,聚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人才创业的“梦工厂”、人才扎根的“新家园”,为“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扬州市委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品牌特色不断彰显,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增强,人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据统计,2010年以来,扬州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累计7.7亿元,吸引91位院士来扬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合作,资助创新创业人才项目863个,累计实现开票销售970亿元、税收29.1亿元,平均每1元财政投入能创造3.78元税收。
随着扬州人才政策大步迈入3.0时代,扬州逐步开始聚力搭建“产才融合”的人才发展平台、聚力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环境、聚力完善“宜业宜居”的人才服务体系。一批批“人才新政”“人才码”等有分量的硬核新政策新举措相继出台。
扬州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产业科创名城”人才支撑的15条举措》(简称“人才新政15条”)。而首批8部配套实施细则,是在‘人才新政15条’框架和标准下,一次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实践,也是聚焦高校毕业生来扬回扬、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教育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人才扶持的务实举措,具有扩面、提标、优化3个鲜明特征。”
会上还对相关项目和人才进行了资助,举行了“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和扬州“人才码”发布仪式。作为全省首个专门为人才提供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扬州“人才码”第一批将上线30余项服务项目,初步实现政策“一键匹配”、资金“一月到账”、服务“一码通办”。而围绕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的“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包括了创业管家、财富专家、置业安家、定制独家四大类服务,将为人才企业提供3000万元授信人才贷、购房低利率信贷、消费折扣、出行便利等服务。
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扬州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引领和支撑,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会上指出,我们要有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以更大的胆识和魄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全方位做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大文章”,努力推动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效能现代化和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聚扬州”的生动局面。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