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创意视觉部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摄制的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系列纪录片《紫金文化名家》(第三季),于5月13日起在江苏城市频道、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江苏国际频道、江苏卫视频道,以及我苏、荔枝两网网端播出。本片将全面展现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柯军、范小青、徐利明、苏童、章剑华、周梅森、盛小云七位名家的艺术人生,邀您共赴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之旅。
她
出身评弹之家
苦练说噱弹唱
她兼习各派,唱腔多变,驾驭众多角色,塑造百般个性。
她推陈出新,跨界“混搭”,唱出时代新韵。
她追求典雅精致,为传统文化赢得年轻观众。
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盛小云
1969年,盛小云出生于苏州,本名带着时代的烙印——陈红卫。还在襁褓中的她,就随父母下放到了盐城农村。生活非常艰苦,但幼小的红卫却展露出了令人惊讶的艺术天赋。那些广播里放的样板戏、露天电影里的唱段,她听一遍就能哼唱出来,从《红灯记》到《杜鹃山》,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五岁时就成了村里文艺宣传队的小小“童星”。
九岁那年,全家人返回苏州,随着父母工作的恢复,她的眼前忽然间敞开了一片美妙的艺术天地——苏州评弹。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粉墙黛瓦,小巷幽深,正是这细腻温润的江南风情,孕育出了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丝弦一拨,仿佛淡云轻月袅袅而来,成为了江南文化的独特标志。
四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评弹几经兴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盛行一时。小红卫跟随父亲陈瑞安和母亲盛玉影一同去书场,经常在前排她的“专座”上听得痴迷,向往之情悄然而生。细心的母亲察觉到了女儿的心思,但她深知从艺艰辛,思量再三,决定给12岁的小红卫设置一场是否从艺的“大考”。
休学三个月练习评弹,巨大的快乐和巨大的压力同时落到了小红卫身上。虽然嗓子亮、乐感好,但她连“哆来咪”都不认识,苏州话也说不地道,评弹又是一门综合技艺,自弹自唱,并且只能坐在椅子上,仅靠说噱弹唱来出彩。听录音、练口齿、学唱腔、学弹奏……短短三个月,她不分昼夜,拼命练习,许多次流着眼泪快要放弃了,咬咬牙又坚持下去。
终于,第87天,小红卫在俗称“码头”的书场,迎来了首次登台。
一上场,她踩着踏板还要靠爬才能坐上高凳,顿时惹得观众哄堂大笑,这让她更加紧张起来。但当她拨动琴弦之时,耳边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弹唱中,完整呈现了《莺莺操琴》整首开篇。台下掌声四起时,小红卫知道,她这次闯关,成功了!
雏凤初啼,丹山万里。从此,小红卫正式学习评弹,母亲给她起了个响亮的艺名——盛小云。但就在盛小云踌躇满志,报考苏州评弹学校时,却遭受了当头一棒——第一考没考取。
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盛小云擦干了眼泪,化压力为动力,加倍刻苦,一边随父母“跑码头”积累表演经验,一边在夜校猛补文化知识。1983年,她终于考上了心仪已久的苏州评弹学校。器乐、声乐、说书、表演……盛小云在评校接受了全方位的专业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为了练就一手行云流水的琵琶,她甚至采用了一个从前辈那里听来的、常人看来有些残酷的方法来练习指法,同时磨炼意志。
1986年,十七岁的盛小云自信满满地走出了评校,进入苏州市评弹团。进团第一次“跑码头”,就是到常熟乡下与父亲拼档演出。刚开始,书场里观众稀疏,然而,当她一亮嗓,加之与父亲默契、精彩的配合,引得观众连连叫好,不断有人挤进书场,最后连门外都满是观众。首战告捷,盛小云信心倍增。此后,即便遇到两个邻近书场“打擂台”,她也能靠扎实的功力赢得观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开始风靡,传统曲艺遭受冲击。唱一晚评弹收入十元,与歌舞厅演唱一晚近百元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差距,曲艺演员纷纷选择改行。在朋友劝说下,盛小云也尝试去歌厅唱了几次,还曾获得了一个苏州市的奖项,但她仍然对评弹艺术情有独钟,难以割舍。
1988年,在江苏省苏州评弹中青年演员会书比赛中,盛小云获得了她艺术生涯中的首个一等奖。
次年,盛小云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曲艺专场,演出《新木兰辞》。第一次站上首都的舞台,与众多前辈同台,这对年方二十的她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肯定与鼓舞。此后,盛小云每逢比赛都会参加,并且她有意识地更换不同书目,不断挑战自我。
渐渐地,盛小云成了“获奖专业户”。在不断的求索、进步中,她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拜师评弹名家蒋云仙。
1993年1月,盛小云如愿以偿,成为名家蒋云仙的入室弟子。蒋云仙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属于时装书,是由现代文学史上通俗小说的一部名作改编而来,俗中蕴雅、雅中有趣,包罗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和各地方言。蒋云仙一人多角的精彩演绎,令盛小云钦佩不已。她反复揣摩老师的艺术风格,努力克服自己“嗓音窄”的欠缺,转化为特有的清丽甜美,运腔越发成熟、唱腔多变,表演越发精妙传神,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2000年,盛小云迎来了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她在中国艺术节苏州评弹比赛中,以《啼笑因缘·遇凤》获得优秀表演奖;主演的弹词开篇《姑苏水巷》摘得文华奖新节目奖;并以《倾杯·石城春望》一举夺得首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
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行之时,盛小云也时刻铭记着评弹人的责任,立志将评弹艺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她带团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大放光彩。
盛小云并未止步于此间的掌声和鲜花,而是常常在思索,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更年轻的观众,来关注这一传统曲艺?改编经典话剧《雷雨》的想法浮现了出来。
创作团队经过数百遍反复打磨,对原著进行大胆解读,合理改编。2010年,在纪念曹禺诞辰百年系列活动中,评弹《雷雨》作为唯一一台非话剧的演出,走进大学校园。
盛小云行腔的快慢舒疾、高低收放,精准地表达了蘩漪优雅而清傲、痴情而压抑的人物形象。评弹版的《雷雨》赢得了大学生们的喜爱,也获得了专业人士的高度好评,随后在全国展开了近百场的巡演。
2017年,盛小云接到文化部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创作任务,要将苏州评弹与陕北说书结合起来,创作一个别开生面的曲艺节目。这让她与评弹编剧、导演都犯了难。
创作过程中八易其稿,排演中不断修改,只为碰撞出新的创作火花。
终于,在2018年央视元宵晚会上,《看今朝》完美演出,水乡姑娘的旗袍与西北汉子的羊皮坎肩相映成趣,轻弹浅唱与粗犷激扬南北交织,呈现出强烈的舞台张力。
盛小云不断尝试新的元素,融合、跨界、混搭。她把苏州评弹与摇滚、说唱、街舞等流行文化元素结合,并入驻短视频平台,让传统艺术焕发出现代活力。
一路走来,盛小云五获“牡丹奖”,两次获得“文华奖”,多次获得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和表演金奖,获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银奖第一名、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演员奖",以及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
如今的她越发忙碌,“扶青计划”、“名师带徒”、高校评弹鉴赏讲座、“小云说书”亲子活动……她尽心尽力去推动评弹艺术传之久远。
2021年,她历时八年领衔创作的《啼笑因缘》新篇之《娜事Xin说》,终于在上海揭开了神秘面纱,整整三个小时的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从艺四十年,盛小云始终在“变”中追求一种“美”的韵律和雅致。
播出时间
江苏城市频道 5月13日起每晚22:47左右,播出一集;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 5月17日起每晚23:00首播,次日17:30复播一集;
江苏国际频道 5月23日起每日下午16:30,播出一集;
江苏卫视频道 5月23日起每日上午6:30,播出一集;
我苏网、我苏app、荔枝网、荔枝新闻app 同步推出
(来源:南影视界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