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在短短两天国防教育活动中,通过聆听军事教育讲座、学习军史资料和课程、亲身赴光荣的“临汾旅”观看实战演习,我经历了精神与心灵的洗礼,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中,更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一名非军事专业的党员领导干部,从个人视角去反思我军从弱小成长为战无不胜的雄师历程,其实质就是一个铸魂扬威的过程,这是军人的天职,更是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责任。对此,个人有以下三点认识:
认识一,清晰的战略思维,是铸军魂扬军威的前提。从时空纬度来分析,我国周边的热点与矛盾现状,尽管东海事变、南海纷争等杂音不断,但世界和平发展的总格局没有变,我国和平崛起的总态势没有变,我们倡议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得到世人的认可与赞誉。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可以忘战、不备战,否则是极其危险的。我们的军事装备与现代化手段方面正呈现出急追猛赶、创新超越的态势,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视野,极大地激发了我军将士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自信心,强化了我军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对国防战斗力的形成和影响具有深层次的战略指导意义。
认识二,严谨的国防体系,是铸军魂扬军威的保障。国防体系,就是指国家防卫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以及领导体系的制度。从我军目前进行的改革目标看,军种的整合、战区制的设置以及多兵种高对抗下的立体作战演习,预示着现代军事发展的正确方向。国防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行各业对国防支持力的迅捷与持久性方面,无论是各相关行业支持配合的自觉性上,还是军事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上,或是大规模进行兵员的动员组织上,我们都有着强大的制度优势和高效快捷的执行力。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国防体系是严谨而又坚不可摧的。
认识三,强军的社会氛围,是铸军魂扬军威的基础。毛泽东主席曾指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所以,拥军不能仅是政府的要求,更要化为公民的内心自觉。平时各行各业优待军人、军人优先;而突发事件中,军人则是群众的救星和希望,战争发生时、自然灾害降临时,感人的瞬间才会成为永恒。军人的自豪符号应是全社会的共识,拥军强军必须成为全社会、各领域的普遍价值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清晰地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中国梦”的画卷,在向“中国梦”奋力推进的征途中,国防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这是中国近代史给予中华民族最大的启示,铸我军魂、扬我军威,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文章摘录自《爱我人民爱我军——江苏省省管干部国防教育心得录》(2017年版)
作者:钟鸣 时任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