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要。
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人才振兴,积极引导双创人才、电商人才下乡返乡创业,选树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
当前,徐州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引导各类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汇聚、人气旺盛,乡村发展更有活力。
用好“源头水”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板,不仅要在“筑巢引凤”上下功夫,更要努力发掘“源头活水”,以源头活水激起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
贾汪区江庄镇高村村民袁起最近很忙,麦田管理、甘薯育苗、土地流转、甘薯储藏冷库建设、甘薯深加工……
“今年江庄镇甘薯种植面积有5000余亩,我这边以深加工为主,菜用甘薯面积今年还要继续扩大,因为整个徐州地区的菜用甘薯叶都是我们供应的。”站在满眼碧绿的甘薯育苗大棚里,袁起告诉记者。
1982年11月出生的袁起,先后入选全国农村杰出实用人才、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现任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袁起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承包1800亩土地创建示范种植基地,当起了职业农民。他先后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3个,创新技术5项,新材料1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培育甘薯新品种1个,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0000元。
像袁起这样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贾汪区还有很多。近年来,贾汪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盘活本土人才资源,鼓励外出能人返乡,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供人才支撑。
“务工无需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在邳州宿羊山镇,这句话在村民中口耳相传。
“回来的生活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这个选择做对了。”今年春节,40岁的曹洪磊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萌生了在家乡发展的想法。有了在上海等地15年外出打工的经历,很快,他就在镇里的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找到工作。厂子离家不算远,曹洪磊说:“现在不仅能照顾家人,家里的工资跟外地相差不大,很满足。”
今年以来,宿羊山镇积极搭建高效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对接了解园区企业和本土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组织开展返乡人员参加专场招聘会。宿羊山镇副镇长李星仪表示:“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大蒜产业以及健康食品产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助力宿羊山镇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邳州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兴办乡镇企业,吸纳一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邳州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李华表示,将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出台人才、财税、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为农村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培优“领头雁”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要在选树好“主心骨”上多措并举、重磅发力。
徐州市紧抓村“两委”换届契机,将行家里手、优秀乡贤、大学生、退役军人、技术人才等选进村“两委”班子,不断壮大“火车头”队伍。
俯瞰沛县杨屯镇的洪福湾家庭农场的养鱼塘,就像一个农家小院,28亩塘面好比是鱼儿的“院”,5个钢网圈起来的池,就是鱼儿的“房”。每间“房”有100多平方米,这5间“房”有一亩见方,共“住”了10万尾鱼,这么小的空间内,能出鱼20万斤,如果按传统方法,养这么多鱼需要至少100亩塘面。
“一打氧气,水就往北流,鱼儿就逆流而上不断往南游,投料机把料投在南头,这样鱼儿边游泳边吃食。”农场主王传亚洞悉“鱼性”——用水流和食物诱惑鱼儿,吃好锻炼好,鱼肉紧又鲜。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鱼在一起,不仅好饲养,而且好捕捞,站在池边随便一网就是5000斤,大大降低捕捞成本。
34岁的王传亚还有两个身份:上海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毕业生和沛县杨屯镇刘屯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他得知家乡正推进土地流转,陆续出台十几个扶持政策,便铁了心回来当新型农民。
王传亚陆续承包流转土地1000余亩,创建了“沛县滨湖家庭农场”和“洪福湾家庭农场”,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21年,作为致富带头人,王传亚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他立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带领乡亲实现共同富裕。
如今,在王传亚等一批返乡能人的示范带动下,全镇农业科技化、规模化水平越来越高,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00多个,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年7月,新上任的窑湾镇王场村党支部书记赵兵,通过七项强村富民工程也让村变了样,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实现61万元,拆除废旧房屋74户,共整理出土地114亩,新增土地流转287亩,新增绿化面积24亩。
育强“新农人”
农民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的闪亮“代言人”。
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民,有能力、有技术,愿意扎根农村、服务乡村的“新农人”队伍,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确保乡村振兴计划一棒接着一棒跑,行稳致远“不断档”。
又是惊蛰暖风吹,芦笋破土冒新芽。
在丰县孙楼街道张庄村中宣芦笋种植家庭农场的大棚里,看着一颗颗芦笋从地里探出头,50多岁的宋中宣脸上乐开了花。
今年以来,丰县孙楼街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辖区特色农业产业,新增近400亩反季节芦笋,通过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实现乡村振兴、百姓致富注入强劲动能。
芦笋是高效经济作物,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的营养功效,食用、药用价值较高,市场潜力巨大,一次播种可连续采笋至少15年,每年亩产高达1000余斤,亩均收入可达1.4万元左右,产值高于普通农作物几倍。
孙楼街道芦笋种植主要集中在张楼、庞庄两村,据中宣芦笋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宋中宣介绍,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种植芦笋,但之前一直在云南昆明包地种植,2019年他返乡创业,在家乡承包150亩地种植芦笋,现在他的家庭农场已有200余个芦笋种植大棚,大棚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培育了6个品种。
老宋说,从目前预估的产量来看,他的家庭农场今年能产芦笋15万斤,营业额能达到80余万元。
“今年新建的一批双层大棚,能将芦笋采割期延长到11月,加上粗加工和冷库保鲜储藏,今年年底芦笋销售的利润会大幅提高。”说到这,宋中宣自豪地说,现在,每到芦笋上市期,他的家庭农场能带动周边村民30余人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乡亲搭把手忙一下,每月能多赚2000元。致富肩并肩,日子更红火!”
年过半百,铜山区郑集镇小杜楼村养鸭专业户柴兆建重返课堂,又成为了一名“学生”。
按理说,这么大年龄,又身在农村,本不该对上课“上头”,但得知铜山区教育局开展“双提升培训”活动,郑集镇成教中心结合党员冬训,根据群众需要点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柴兆建第一个报了名。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全镇组织养鸭专业户进行养鸭专题技术培训,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学校从张集职中的专业老师前来授课。在这里既能培训学习更多的养殖技能,又能提升学历。”郑集成人教育中心程晓峰校长介绍。
“1993年养殖肉鸭,因为不懂销售,650只鸭亏了近6000元。后来,慢慢摸索出些门道,前年种鸭蛋卖到4.5元一个,两个棚,一年净挣130多万元。养殖干的越来越大,越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和老婆商量,要不断提升自己,抽出时间参加学习,相信两年半的学习,我们拿到的不只是中专毕业证书,还有肉鸭养殖的真本事。”柴兆建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
据了解,2021年,市县两级设立2.12亿元的“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激励、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吸引各类人才下乡返乡1.11万人,建成“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区124个。
据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伟分析,乡村人才振兴还存在着堵点、痛点、难点。
——堵点,引进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忽视本地产业基础、配套水平,结果无法提供合适的发展土壤;
——痛点,新型职业农民紧缺,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滞缓;
——难点,经济收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要瞄准这些关键点发力,既要深耕细培乡村振兴的“肥沃土壤”,更要涵养良好的“人才生态”,坚持用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