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安农业招商小组赴福建厦门、漳州开展招商推介和拜访企业活动,先后拜访紫山集团、祥达制罐、新星食品、立兴食品、博芮投资等企业,实地参观考察企业生产车间,双方就进一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今年以来,淮安市聚焦提质增效,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强化项目招引,培大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融合,育强经营主体,进一步培植打造特色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强化农业项目招商。我市紧扣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市县联动招商协作、农业招商工作、“五个一”项目推进和农业重大项目考核等四项机制,强化每月调度通报,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瞄准“头部企业”,组织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线上“云招商”等活动,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合作圈”,着力“建链、强链、补链”。截至5月底,全市新签约超亿元农业项目45个、10亿元项目5个,新开工超亿元项目22个;其中五大产业集群项目新签约29个、占比达64%,新开工11个、占比达50%,均提前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培育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大育强行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延伸转型,领办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研发,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支撑行业领军型企业、成长型龙头企业。截至5月底,我市5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33.6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89.44万户。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出台《淮安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实施细则》,推动淮阴区马头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加快百斯特鲜食公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围绕“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组织开展农事节庆活动,提升发展农旅项目。到5月底,已成功举办洪泽(蒋坝)网络螺蛳节和第二十三届盱眙国际龙虾节,培育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省级示范评审,全市实现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1.23亿元。结合乡村振兴先导区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优先向百里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安排。积极培育产业强镇,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金湖县塔集镇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单位。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我市抢抓春管、夏种关键时节,创新培训模式,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直播间、到村头田头开展小班制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线上线下培训83期、参训7526人,加快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实施家庭农场质效提升行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双建双创”行动,选择123个家庭农场、117个农民合作社作为市级以上示范农场和示范社进行重点培植。着力打造覆盖全市涉农镇街的冷链物流网络,启动实施新改建项目65个,涵盖种植、水产和畜禽产业,总库容超过1.5万立方米。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全市建成省、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37个,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区先后入选国家、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