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8日),园林遗产数字化成果展示未成年互动体验活动在苏州园林博物馆举行,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造园技艺进行剖析展示,让青少年深度感受和体验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当天,来访学生观摩了元代寺庙园林木构建筑典型代表——断梁殿营造工序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了解古建筑斗拱的结构、力学原理与历史文化,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动手体验斗拱模型的搭建,真实感受传统木构建筑的魅力。
苏州园林博物馆在园林遗产数字化保护、科普社教展示方面开展了诸多尝试与技术积累,受到社会大众、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
园林数字化技术运用,为文化遗产带来了更新颖和更直观的利用和传播方式,也在虎丘古建修复、模拟创作、交互体验、文化传播等延展性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应用。
虎丘景区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先进测绘拍摄建模技术和数据采集方法,对整个景区形成高精度三维模型,营造逼真的三维空间场景。
通过先进纹理技术还原手段精准表现了建筑、山体、道路、水域、树木、假山等丰富纹理信息,单体建筑的精确尺寸达到厘米级,生成可视化可拆解建筑结构模型,构建了园林关键要素数据库,实现了对虎丘现状最全面、真实、准确的记录保存,保证了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突出了科技的延续性。
目前,数字化初步成果主要集中在结构可视化、高精度测量、3D打印、造园游戏研发等方面,将来在监测、安全、文创、教学等多方面做出更多探索,苏州园林景区将不断深化数字化研究和构建,搭建更多与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交流互动的桥梁,多维度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