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品建村:品美好生活 建美丽乡村|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年07月09日 18:14: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十年阔步前行,大地无边光景;风吹麦浪,丰盈大国粮仓;产业兴旺,筑牢发展基石;山水入画,留住美丽乡愁;和谐文明,照耀幸福家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见证乡村巨变 ,续写奋斗华章!


  海安城东镇品建村,从高空往下俯瞰,河道清晰、道路通直,更养眼的是那些条块分明、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满眼绿意连成片,田块与田块之间沟渠分明,蔚为壮观。江苏省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行动“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采访团,昨天(7月8日)走进品建村,探访这个小村庄的独特魅力。

  田:“高标准农田是我们的拳头产品!”

  置身于品建村的田头,四周一片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正旺,飞鸟时不时起舞。村民刘林是个黝黑壮实的小伙子,他正在熟练地操作无人机施肥:“我们今天这个作业是施微量元素硅肥,硅肥是促进水稻生根的。我们现在有三台大功率无人机,这块地总共是2000亩,一天就可以全部施完肥。”

  品建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姜小亮告诉记者,脚下的这块地,2020年10月之前还是棚户、荒地、坟地,通过集中改造,如今成了村民的“福”田。

  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品建村毫不吝啬。村里在稻田路边两侧都安装生态的杀虫灯,在田间铺设了管道,安装精准灌溉智能化的阀门,还修建了可以容纳尾水的回收池。

  姜小亮介绍:“水稻生长初期需要大量的水,这些水用不完就浪费了。我们修建了多个尾水回收池,田间有两个生态排水沟,稻田的尾水流到沟里面,沟中间有生态草叶净化。在旱季的时候,生态排水沟再把尾水回收到田里,循环利用,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篇大文章,根据安排,2022年,江苏将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的目标。姜小亮说,他们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逐步实现“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比如用手机直接打开智能化一体化泵站,遥控打开泵站的发动机,水从哪个管道出,哪个管道进,进出多少水的量,精准灌溉。比如插秧机收割机系统,它可以安装北斗,可以精准实施农田的无人化管理。”

  米 :“他们有多少米我就收多少米!”

  今天的良田,明天的饭碗。地为粮之本,农田质量关乎农业产业发展根基。无论是夏粮丰收,还是秋苗长势良好,都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目前,品建村高标准农田一期工程核心区,占地约2100亩,全部机械化种植,远期规划4000亩。

  搞高标准农田种植,不仅看产量更要看品质。今年村里多处田块施的都是有机肥,能保证品质。地更好种了,不少大户抢着承包,村民、村集体都受益。当条件齐全了,“好粮卖好价”就成为了现实。

  

  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昌明告诉记者:“因为品建村有不少高标准农田,种植的稻谷质量都很好,口感也很好,所以他们的稻谷我是最喜欢的,有多少我们收多少,而且给的价格也高一点。”

  路:“魅力乡道让人留恋!”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偏远农村来说,“的确是这个理”。行走在品建村里,道路笔直干净,绿树成行,微风吹来,惊飞鹭鸟,一派田园风光。在许林路边,村里还专门画了一米宽的绿色步道,旁边点缀着草皮,既美观又实用。

  姜小亮说,最早的时候这里是条泥泞路,现在这一块有围挡绿化,还向旁边拓宽了一米,车辆可以对开,还有绿化带。不仅如此,村里还在一些道路中间画出蓝、红、黄三色线的彩虹路,穿村而过,绕田而行,一直蔓延到远方,而“诗和远方总是最能打动人的”。

  “去年年底,很多在外上学的孩子或者在外面打工的小孩回来以后,都在彩虹路上打卡,发朋友圈,诉说家乡的变化。明显感觉到他们愿意回家了。”姜小亮说。

  事:“大家商议,定下来我们一起干!”

  7月8日上午,品建村举行了一场村民议事会。“今天来开会也是有一个消息要跟大家做个通报,那就是在上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名额定下来了,一共有5个名额,而我们品建村就在这5个名额之中。今年给我们品建村拨付的是600万的建设资金。今天我们在这边讨论一下,品建怎么建?钱要花在哪里?” 

  有村民说现在路灯虽然有了,但不多,村北面的路上应该多安装路灯。有的村民建议,村里的废水废塘还有几个,建议尽快平整治理。还有的村民建议,要多建设排水系统,多搞高标准良田。对此,村干部们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在品建村,这样的场景并不新鲜,“大家商议,事情定下来,我们一起干!”姜小亮说。 

  品建村创新推出“初心号”红色列车党建项目,以党的领导为“引擎”,跑出加速度,以精准施策为“铁轨”,铺就幸福路,以干群关系为“枕木”,画出“同心圆”。设置党建领航、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廉洁勤政等十多节车厢。引导村党员干部、新乡贤来担任车厢长,通过“点单式”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小困难、小需求、小梦想,和村民同坐一条板凳,打通为民办实事的最后一米。 

  目前村里已实现了村民股份分红,竖起了党建精神堡垒。品建村十六组组长喻松林说,“现在,我们村干部的话很管用,群众能听得进去,而我们也不敢松懈。”

  他:“我是姜小亮,我在品建村实现自己理想!”

  “我叫姜小亮,曾是一名军人,现在是咱们品建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身份在转变,不变的是那份初心与责任。”

  过去的品建村,是一个基础条件落后的纯农业村,是两个城市接壤的边缘村,无产业、无特色、无人问津。乡村振兴说到底离不开每一个人,火车跑得快,要靠头来带。

  姜小亮坦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要多久?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更久?渐渐地,我从每天再熟悉不过的那片热土上找到了答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基层干部更要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涉最险的‘水滩’,敢爬最陡的‘山坡’。只要我们以新农人的姿态,摸清底子,找准路子,开对方子,用心用情定能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我相信,我也一定能在田野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