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的15名学生,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为基地,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科举的15集精华讲解。我苏以每天一集的呈现方式,和你一起来听听这些学生讲解的科举小故事!
本期宣讲人:曹思语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六(3)班学生
大家好,讲好科举故事,我是宣讲人夫子庙小学六(3)的曹思语。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唯有读书高”陶俑。
这是一件宋代的文物,它由三个陶人组成,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社会三个不同的行业。左侧的陶俑抱着一个葫芦,是悬壶济世的医者。中间的陶俑捧着一本书,是饱读诗书的智者。右侧陶俑拿着一个钱袋,是乐善好施的商人。其中最高的为读书人--“士”陶俑,因此有“唯有读书高”之称,可见宋代对读书人有多重视。
为什么古人对读书人那么重视呢?这就不得不提科举考试了。对古代人来说,最好的职业就是当官从政,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主要考的是“明经”和“进士”,“明经”是背四书五经,而“进士”是写诗或做文章。
到了明代,又有了八股文,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写,在这种情况下想把文章写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所以古代的学子们努力读书,发奋图强。当然古人读书绝不仅仅为了当官,它是一个家族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因为即使家族衰落了,但掌握的知识不会消失。
读书是一条光明大道,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读书,并不是书读不好人生就一片黯淡,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肯努力,其他道路也一样能走到“罗马”。
虽然古代和今天对“唯有读书高”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读书都是你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我们应当把“唯有读书高”这个思想延续下去。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