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多次提到“好奇心”,针对青少年教育,他特别说:“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这对长期重视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培养幼年研究生的学校和广大辅导员,是巨大的鼓舞。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教育如何遵循“天性”(规律)来开展,有必要认真想想。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
因此,说提问是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是可以理解的。提问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可不可以从关注提问,来呵护并发展好奇心?这应该不失为研究的一个选项。
爱提问、会提问,无疑是具有好奇心的重要标志,这方面我们的孩子们怎么样喱?调查情况不容乐观。Lindfors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师培训者,她请学生收集2—7岁儿童提出的问题。他们发现,在儿童入学以前,他们自己会提出许多复杂而具有科学性的问题。然而,当他们进入学校环境后,他们的问题减少到原来的15%。而且,他们的问题常常是程序性的(“我把日期写在哪儿?”)或者是请求得到许可(“我可以削铅笔吗?”)。
专家接着指出,“一旦人们停止问问题,他们就不再是学习或行动的主体。因此,根据Lindfors的学生的研究结果,以及我的个人经验,我认为儿童在学校的每一年都会降低他们提问的主动性,并被要求形成遵从的思维方式。即使是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信任都是很有限的。实际上,研究表明,课堂上的问题大部分是教师提出的(85%),并且,正如前面提到的,学生提出问题大多是程序性或是请求得到许可。不用说,几年后,儿童将逐渐丧失学习主体的地位。……经过近12年的灌输式教育,很多学生已经丧失了对智力活动的好奇心。”
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里,是不是普遍存在?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家潜质的要求是不是南辕北辙?是不是应当引起教育界及家长的惊醒和重视?
因此,我们的教育,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做得实一点,就从保护提问、鼓励提问做起好不好?
平日听课会发现,通常提问,都是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很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能否从备课时就有让学生提问的安排?逐步将学生提问的参与度和提问质量,作为学习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如果各个学科都能这样做,并且长期坚持,相信会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提高提问的水平,滋养他们的好奇心。
其实,一些教育家早就这样做了。例如大科学家茅以升,在唐山交通大学任教期间,曾经实行一种叫“考先生”的教学方式。每天上课开始前 10 分钟,他先点某一个学生的名,问他有无问题。如果学生有问题,茅以升就请他把问题提出,老师根据这一问题判分数。如果这一问题 连老师都回答不上来,学生就得满分。如果该生没有问题,就请下一个学生提问。下一个学生提的问题,要 由前一个学生回答。如果前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那么他就得零分。这就是茅以升始创的“启发式”教育法的一个环节。此法推行后,深受学生欢迎,学生 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思想极为活跃,学业大进,而且使茅以升接触到一些 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受到启发,深得教学相长的益处。
大学可以这样做,中学以及小学的高年级也可以这样做;如果这种提问方法能得到推广,何愁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呵护与发展?
本文作者:黎鹤龄,南京市关工委科技教育讲师团成员、江苏省少年科学院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南师大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顾问、大象小象爱心公益“屹木生长”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长期专心于陶行知“培养幼年研究生”科学教育实践与研究,创立了《幼年研究生》公众号。
(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