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气的到来也表示天气变得更加炎热。在大暑时节,老苏州就有着诸多讲究。7月17日,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联合公益组织南山社区捡跑团开展“快乐迎大暑”活动。现场,老苏州带着孩子们一起喝伏茶、晒伏姜、煮荷花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传承苏州的传统文化。
晒伏姜 晒满整个三伏天
大暑节气有很多“规矩”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其中重要的一项传统就是“晒”。民间有句老话:“大暑晒一宝,平安无烦恼”,这里指的就是生姜。家住南山社区的不少老苏州每年都会做伏姜,还会将自己做好的伏姜茶送给邻里乡亲。老苏州宗玉英说,以前,在白洋湾这一带,大暑节气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做伏姜。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少人会直接买成品食用。但为了把这种习俗传承下去,她每年都会和不少老苏州相约在社区,带着青少年一起制作晒伏姜。
“制作晒伏姜要用老姜,不要用仔姜,因为仔姜所含水分太多,晒干后营养流失会更多。做伏姜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难:先将老姜冲洗干净,再用适量的小苏打放入水中浸泡15分钟,将生姜切成小块,更易于红糖吸收。”活动现场,老苏州曹雪珍一边切着姜一边讲解。一旁的小朋友们也忍不住,纷纷帮忙切姜。随后,大家将切好的生姜放入玻璃瓶,一层红糖一层姜叠加装入玻璃瓶,左右轻轻摇晃,轻轻地用手压一下,蒙上纱布,用绳子扎紧,放在太阳下暴晒。“伏姜要晒满整个三伏天,让红糖和生姜充分融合,有祛风除寒的功效。晒好后密封保存,吃的时候用温水冲开即可。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或在空调房里待久后,不妨喝杯伏姜茶,是很不错的选择。”宗玉英说。
喝伏茶 清甜可口又消暑
俗话说:“大暑如煮,饮茶消暑。”大暑之季虽然天气炎热,人易感心烦乏力,导致“情绪中暑”。但品饮一杯淡茶,会发觉炎炎夏日里的生活也可以怡人舒心。活动现场,茶艺师袁胜萍为大家分享了中华茶文化以及大暑节气适合饮用的茶品:伏茶,也就是三伏天喝的茶。“伏茶不是单一的茶类,而是多种中草药材泡制的一种夏日饮品。它有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药配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袁胜萍说,很多人盛夏时节喜欢来杯清凉的冷饮,其实品一杯热茶,更适合炎炎夏日,特别是喝伏茶。
袁胜萍拿出准备好的金银花等中草药及茶具,开始给大家泡制伏茶。“虽然伏茶好喝,但大家饮用也要适量。”袁胜萍将泡制好的茶倒入茶杯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大家纷纷迫不及待地拿起茶杯品尝。老苏州顾水娥品了一口茯茶,赞叹道:“这茶真好喝,闻起来清香,喝起来清甜可口。”大家一边品着茶一边聊着避暑的方法,还说起童年夏日的乐趣,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荷花粥 唇齿间米糯荷香
苏州以水城著称,盛夏季节盛产荷花,它有清香气味还具有消暑、提神的作用。以前,白洋湾这一带是水乡,因为荷花较多,大家都喜欢做一道夏季里的美食:荷花粥。“在炎炎夏日,喝一碗荷花粥,不管是养护容颜,还是应季消暑,都是上佳之选。今天的荷花,是我去青灯荷塘里现摘的。荷花粥做法简单,先将洗净的新鲜荷花和冰糖一起泡出荷花水,再用这香甜的荷花水煮出荷花粥,出锅之时,满室莲香,唇齿间米糯荷香。”钟雪玲阿姨笑着说。
活动现场,大家自己动手,盛上一碗荷花粥,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甜的荷花粥。大家笑呵呵地表示,虽然本地的荷花渐渐少了,但想做荷花粥的话,总能找得到。而且如此简单又美味的荷花粥,一定要常做,给家人都尝尝。“这粥香香的、甜甜的,真好吃,下次叫妈妈也这么煮。”黄罗玉小朋友也抢着说。(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沈瑜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