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飘逸灵秀的水,是苏州人的骄傲,同时也是苏州的灵魂。
而如今的苏州,一条前所未有的“数字大河”正在此流淌。
这“河水”自八方汇聚又流向千家万户,声势浩大,又润物无声,悄然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在苏州,数字治理已经覆盖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苏州,垃圾箱、窨井盖、路灯杆……760万个随处可见的城市部件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想要替换、维修...只要扫一下编码,便能立即识别部件所在位置、样式材质、养护单位等,
入学申报材料繁杂、流程麻烦?
家住苏州工业园区的王先生通过园区“一网通办”平台为孩子办理入学,原本需要线下排队几小时才能办理的事项,现在通过“入学一件事”一键即可搞定,幼儿园、小学、初中最快报名速度只需9秒、14秒和6秒。
在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驾证体检+换证只需要10分钟便能搞定,沉浸式的体验让市民朱女士忍不住点赞“确实超方便”。
在古城区,市民王女士在景德路西段道路的无人值守智能停车泊位取车时,车位能够精准计时、计费,车主靠近时还会有智能语音提醒“请扫码缴费后驶离。”
“先离场后付费”,停车模式逐渐普及,一路畅通无阻。
通过“数字坞坵”综合管理平台,苏州坞坵村村民“随手拍”反映的问题通过平台派单,第一时间就能解决问题。
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预约挂号、公积金查询、交通出行等业务,只需下载一个“苏周到”APP通通都能搞定。
企业法人,不用在不同办事平台间来回切换,只需登录“苏商通”一个入口,即可查询29个部门的5329项办事事项,实现涉企服务高频事项“一站式”办理。
这条“数字大河”,提升效率,方便群众,在“河水”的波光里,正让市民生活更便捷,城市治理更智能。
“数字大河”赋能治理,也赋能发展。
在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主赛道上,苏州作为全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数字与制造深度融合,正把实体经济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波司登引进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工厂基本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供应链所有设备互联互通,实现了行业内仅有的每日订单、每日补货。
友达光电构建统一的互联网络将工业场景与个人移动设备相结合,生产效率提升30%,工安管理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30%。
通过智能化设备的投入,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人员减少11%,人均产量增加5.1%,人均产值增加5.2%,不良品率下降20%,能源耗费降低3.2%,水、材等资源耗费降低13%。
远程设备维护指导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700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过万个,工业互联网规上应用企业近5000家,吸引14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灯塔工厂”拥有量占全国1/6,遥遥领先。
创新性企业、人才团队、研发机构、高校、金融等各类要素互相聚合,一个个催生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正茁壮成长。
去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3300亿元,占GDP比重达14.6%,其中,数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两者作为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日益显著。
7月5日,全面推进数字苏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会议。会上,相关部门逐一介绍了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智慧健康大数据系统、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交通、数字城管、数字社区等建设进展情况。
会议要求,要推动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数字孪生城市等平台尽快上线运行,要聚焦医疗、交通、城管等各领域民生关切,更好地办实事、解难题,大力改进提升数字化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撬动性强、显示度高、群众反响好的项目,让数字苏州建设更加可观可感。
与此同时,谋划和布局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苏州同样想在先、干在前。
去年5月,苏州出台《苏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乡村苏州模式。昆山、常熟、张家港和吴江入选首批10个江苏数字乡村试点,张家港还入围了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近日,苏州市政府通过《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正让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生根。
资料图
去年,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21)》,苏州位列数字政府发展第一梯队,是全国十个引领型城市中的唯一地级市。
就在近日,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定下了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8%的目标,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成为一座“永远在线”的数字城市。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整体变革,苏州,这座古典而摩登的城市正在宽阔的“数字大河”上扬帆,驶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