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科举故事(十):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鸣鞭

2022年07月22日 09:27: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的15名学生,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为基地,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科举的15集精华讲解。我苏以每天一集的呈现方式,和你一起来听听这些学生讲解的科举小故事!


本期宣讲人:杨昊一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六(2)班学生

  大家好,讲好科举故事,我是宣讲人夫子庙小学六(2)班的杨昊一,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鸣鞭。

  古代鸣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因打在地上很响而得名,其目的是要警告大臣们皇上驾到或重要典礼开始,要立即安静,所以也叫静鞭

  说起鸣鞭,就不得不提科举,为什么呢,因为它“书写”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中华不可磨灭的浓重一笔,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传胪大典了,传胪大典也可叫传胪之制,起源于宋代,“胪”是古代一种官员名称,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故称"传胪"

  在科举最鼎盛也最没落的清代,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十分隆重。文武各官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贡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一切准备就绪,便到乾清宫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到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乐章。阶下鸣鞭三次。读卷、执事各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进殿取出黄榜。

  传胪大典是科举中不可去除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科举在当时的重要性,抽打鸣鞭时更显示出了皇权的尊贵,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回首过往,这些都是我中华的文化底蕴,更是我们五千年的传承。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