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别长江白鲟!它与恐龙同框,曾在苏州抢救!

2022年07月22日 14:43:35 | 来源:苏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长江鲟野外灭绝”这一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IUCN官网最新报告,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图片来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它们曾与恐龙同时代生活

  是真正的“水中活化石”

  鲟鱼族群是进化树上的独特单元。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 的地质年代才800万年,鲟鱼化石则可追溯到中生代三叠纪,也就是说它们曾与恐龙同时代 活,是真正的“水中活化石”。

  现存鲟形目鱼类多数形体硕大,曾经的“世界最大淡水鱼”白鲟最长可达7.5米,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鲟鱼大部分是“溯河产卵洄游型”,分布于北半球的大江大河和近岸浅海地带较广阔的水面。作为海洋与河流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们成为生态状况的指示性物种,也是衡量北半球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可靠指标。

  白鲟。图片来源:危起伟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鲟鱼自然种群急剧衰退,濒临灭绝,被称为“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

  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非法贸易带来的捕捞,水坝阻断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IUCN鲟鱼专家组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将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了对比:“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但是它们灭绝的命运与时期却差不多,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训,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

  曾在苏州进行营救

  巨大努力未能挽回白鲟

  白鲟、长江鲟,都是中国母亲河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种: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而长江鲟(达氏鲟)则是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这一结果凸显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

  2002年12月,人们曾在南京长江下关段发现长江白鲟活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以及相关部门专家,和渔民一道展开了一场白鲟的生命大营救。

  2002年12月12日下午抢救现场,长江下关段发现中华白鲟的消息吸引了周围群众的关注。

  2002年12月11日夜11点半,工作人员正在为白鲟包扎伤口。

  当时,珍稀白鲟在南京出水后,因伤势严重,不能长途跋涉,原向西运到武汉的计划改成向东转往昆山。这里有江苏最好的养护白鲟的条件。

  据介绍,白鲟刚刚运抵昆山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时,伤势很不稳定,特制救护车里的江水水质也不是很好,上面明显浮有一层污油。为此,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对养殖池进行了清理、消毒处理,换上了水质好的湖水,并组织了员工对白鲟实行昼夜监护。

  当时,经危起伟等专家进一步检查,认为这头长江白鲟偏向于雌性,身长达3.3米,已经成年。

  2002年12月12日下午1点半,受伤的白鲟即将转运至昆山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

  昆山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是投资数千万元,专为野生养殖中华鲟而修建的,其软硬件设施均为一流。

  2002年12月13日凌晨1时许,白鲟被放入昆山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池中接受养护。

  当时白鲟被放进一个巨大的养殖池,参与救助的人们都围在旁边不愿离去,默默为白鲟祈祷。凌晨1时左右,在救助人员的帮助下,一直肚皮朝上的白鲟终于翻了个身,这时,她昂起头,向周围的人们抬起特有的吻,摇着尾巴在池子里游动起来。“人群里立即爆发出了欢呼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遗憾的是,幸运并未一直伴随这头获救的白鲟。后来,她还是因为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去。离开前,虚弱的白鲟用最后的力气游到水池边,拿头轻轻地撞击岸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跟近一个月来救助她的人们告别……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首要原则。正是受益于长江大保护,在长江苏州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正不断丰富,比如江豚这种和白鲟一样有着漫长生命史的生灵,在长江苏州段出现的次数正越来越频繁,数量正在逐步增加。

  2021年1月8日 摄于太仓

  2021年2月17日 摄于张家港常阴沙

  黑面舞者——黑脸琵鹭、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们纷纷登场,长江苏州段正呈现出一片“渚清沙白鸟飞回”生机盎然的景象。

  黑脸琵鹭

  震旦鸦雀

  白顶玄燕鸥在礁石上栖息

  疣鼻天鹅出现在铁黄沙

  然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仅靠人工措施和单个部门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支持,此次白鲟的灭绝以及长江鲟的野外灭绝,正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天,我们送别长江白鲟,是为了明天不再送别和她曾一起生活过的物种。

  (来源:苏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