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退伍老兵徐兆学多年前就已经身患白血病,医生说他最多活不过十年。但是,20多年来,他与命运抗争,始终带病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无私奉献精神。近期,红色故事宣讲人朱熙锺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跟着徐兆学,体验他的工作生活情况。
作为盐城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的专业讲解员,朱熙锺见过许许多多英雄们身后获得的荣誉证书,而此次她将要宣讲的对象,是一名仍奋斗在工作一线的退伍老兵徐兆学,他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一摞摞、一箱箱,远远超出了朱熙锺的想象,每一张证书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比如这本由中宣部颁发的见义勇为英雄荣誉证书,它所记录的,是发生在2012年7月23日,那次让徐兆学终生难忘的生死救援。
盐城市盐都区人武部军事教员徐兆学说:“当时一辆汽车失控,在撞向人群的时候,我冲上前去,将一个怀抱孩子的妇女和两位老人,推到了路边,结果造成了我右腿被撞断了,当时骨头都刺破了裤腿。”
救人时,徐兆学已经身患白血病,正处于治疗康复期,但是,徐兆学根本就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全。在徐兆学的家中,朱熙锺看到了他因救人留下的伤疤。
盐城市红色故事宣讲人朱熙锺问:“这么长的伤口,现在还有什么后遗症吗?”徐兆学表示:“阴天,或者走路时间长了,感觉右腿比左腿短。更吃劲了。”
尽管徐兆学一直患病在身,但是,一到民兵训练场上,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不但精力充沛,斗志昂扬,而且面对烈日的考验,徐兆学和民兵们一样摸爬滚打,汗水湿透了衣裳也丝毫不放松,站在一旁观察的朱熙锺体验了一个多小时,早已汗流浃背。
盐城市盐都区人武部军事教员徐兆学说:“我们也是按照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少流汗,进行练兵。我们的口号是,若有战,召必回。”
朱熙锺感慨地表示,这么大的太阳,我待了一会儿已经受不了了,可是他们每天要8小时高强度训练,一个普通人我觉得都难以承受,更何况,他是一个病人。我觉得是十分不容易的。他的精神也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去学习。
徐兆学同时还兼任盐城市盐都区军地法律维权中心主任,老兵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他都会主动耐心地去帮助解决。朱熙锺说,从徐兆学的身上,她受到感动,也获得了更多的力量。
盐城市红色故事宣讲人朱熙锺说:“我觉得十分感染我,感动我,也更加让我知道了他的事迹。这也让我有信心,去走进他的生活,把他的故事带给大家,讲好他的故事。”
(来源:《零距离》记者/瞿秋荣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