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农田零散、贫瘠,江苏南通启东的稻米种植并不普遍。最近几年,江苏启东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原本抛荒、半抛荒的土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如今,启东米端上百姓餐桌,香飘外省,希望的田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盛夏时节,在启东吕四港镇吕复村的“吕鲜人家”米业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上,稻谷经过除尘、脱壳、碾米,一气呵成,高峰期每天可产出大米30吨,每年4000吨的优质“吕鲜”大米,畅销江浙沪“包邮区”。而投资这家米厂的老板,来自全国有名的水稻之乡——黑龙江五常。“我们在当地一直做东北米,来到上海之后发现,当地人更喜欢软糯的,启东这边都是大块田地,这样就保证水稻不飞花,品种更纯正。” 吕鲜人家米业总经理吕宏涛说。
闻着稻香来投资,源于启东开展的高标田建设。启东因为成陆较晚,耕地杂散、水系不畅、田块高低不平,一直以种植小麦、黄豆等旱作物为主。2014年以来,当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化零为整,将田块进行集中连片、机耕化改造。启东吕四港镇吕复村就在2017年建成900亩高标田,统一采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一年两季稻麦轮作下来总亩产达1900斤,如今吕四港镇高标田总面积达到了1万亩。
去年10月底,吕四港镇又投入200万元,以吕复村高标田到吕鲜人家米业这条机耕路为中轴,建设了1.5万平米的稻田公园。布置彩绘农路、亲子乐园、稻田迷宫等景观,打造“康庄大稻”、“稻此一游”等旅游亮点,昔日沉寂的乡村,成为了人气打卡地。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也就近打工,增加了收入。
2021年,启东市稻谷平均单产达1050斤,相较于传统“豆、麦旱作模式”,亩均增收超500元。各村从“高标田”建设溢出的“占补平衡”土地面积中,获得财政奖励总额超1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启东计划按照新建不低于4000元、改造提升不低于3000元的亩均标准,新建、改造高标田20万亩。
(来源:掌上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