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别致的美观外形、温馨智能的如厕体验、功能齐全的便民设施……近年来, 盐城东台以建设生态型、科学型、智慧型、便民型公厕为目标,推动“厕所革命”不断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颜值高、设施齐、功能多”的公共卫生间成为城市街头一景。
围绕“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卫生文明”的目标,东台市将厕所新建改造纳入每年全市民生实事项目,针对老城区公厕老旧、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短板,整合住建、旅游、国土等部门资源,利用老城区拆迁征地、绿地公园和市区闲置地块,依据配置标准规划布点,公厕推进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工程建设由东台市人大全程督办,建立考核机制,与年终评优挂钩。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3300多万元,改建中心城区公厕70座,新建18座,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学习强国、央广网、人民网等国内多家媒体,多次推介和报道东台“厕所革命”的经验和做法,并全省“厕所革命”工作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被列为全省美丽宜居试点项目。
为增加公厕数量,进一步缓解“如厕难”问题,该市持续推进“厕所开放联盟”,通过上门宣传,签订协议,统筹推进,倡导沿街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汽车站、中石化加油站、东台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沿街企事业单位纷纷加入,每天按照规定时间对外开放,打开厕所共享共治“方便”之门,目前已签约“厕所联盟协议”48家,授牌48家。
走进位于吉庆路上的东台首座“智能公厕”,处处都彰显出智慧元素。大厅墙上的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厕位使用、人流量监控等情况;扫码获得纸巾、红外感应冲厕系统等方便、节能又环保。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东台市积极探索智能管厕智能找厕新模式。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智能节电、节水等设施设备,做到节约资源,生态环保;采集公厕GPS定位和相关数据信息,上线“城市公厕云平台”,一键搜索公厕,如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方便市民游客找公厕、用公厕、评公厕;推广厕所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实现一站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
小建筑,大景致。同时,该市对新建公厕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从公厕的造型、选材用色、功能布局、到污水废气排放控制和内部空间的形象提升,都充分融入现代时尚、周边环境和条子泥湿地、天仙缘、二胡等东台历史文化元素,黄海西路、通榆河路风光带、吉庆路等地段一批功能多、颜值高、新颖美观的精品公厕、旅游公厕,或大气简洁,或古朴典雅,或时尚新颖,一厕一景一特,构建了彰显东台地域特色的公厕景观文化。
“小厕所大民生”。该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公厕内部设施,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女性“如厕难”问题,合理分配男女厕位比例,将男女厕位比例由原来的1:1优化到2:3,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优化到1:2,在女厕设置了化妆镜和化妆台。为满足老人、儿童和特殊群体的需求,设置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厕位,增加扶手、置物搁板、挂钩,烘手器、红外感应器、声光报警器等人性化设施,装置除臭排风设备及空调,确保厕间内空气流通,温度宜人。实施公厕+复合功能,在休息等待区设有纸巾机、擦鞋机、书报架、医药箱、晴雨伞、手机加油站自动售货机等一系列便民设施,划定“10分钟”临时停车位,极大方便市民如厕需求,将公厕打造成便民“新驿站”。
切实做好“管”的文章,统一公厕管理运行指标,按照公厕网格化管理制度,细化保洁责任,明晰保洁要求,坚持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厕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公厕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同时,还设置了环卫工人工具间、休息室、管理办公室和垃圾分类房,既提升了环卫作业环境,又满足市政环卫的需要,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家庭式”的如厕体验。
(来源: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