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膳食策略干预抑郁症?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刚教授团队今年5月份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益生菌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度抑郁症。
在当下的世界,抑郁症是一种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22亿。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算,我国抑郁症患者有近5000万。
王刚团队的临床研究成果问世,无疑为抑郁的人们送来了一个福音。
近日,我们专门采访了王刚教授,来听听王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关于这项研究的科普解说。
益生菌干预如何改善重度抑郁症?
王教授这项临床研究中所谓益生菌干预方法,简单说就是复合联用三株特定的乳酸菌(分别属于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以食品形式服用来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共病胃肠道症状。
消化系统与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肠道在多个方面都与生理和心理健康相关,这其中肠道的微生态,也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微生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吃了这些带有益生菌的食品后,人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最重要的变化是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进而让肠道内5-羟色氨酸的产生受到调节,再进一步中枢神经5-羟色胺的水平也受到影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抗抑郁的效果。
听起来有些复杂,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有“第二大脑”之称的肠道微生物组(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细菌“社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它们对宿主健康具有包括从生理到心理的一系列深远影响。
简单地说吧,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在抑郁发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抗抑郁药物都是围绕5-羟色胺的产生以及重摄取抑制设计的。
而人体中约90%以上的5-羟色胺是由肠道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只是这些5-羟色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到达大脑。但5-羟色胺的前体5-羟色氨酸却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参与脑内5-羟色胺的合成。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内5-羟色氨酸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影响中枢神经5-羟色胺的水平,以实现抗抑郁的效果。益生菌就是这样改善重度抑郁症的。
用好益生菌,还需探索更多
研究团队证明了一些特定的乳酸菌对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有特异性调节作用,还能缓解情绪障碍伴随的肠道功能障碍,对肠道色氨酸代谢有显著调节作用,对循环系统5-羟色胺周转率也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但为什么只有特定的乳酸菌才会发挥抗抑郁作用,还有很多机制上的问题有待解释,还有许多难题需要去攻克。
目前研究团队开发的具有抗抑郁潜力的乳酸菌都还只能以食品的形式进行产业化推广。由于是食品,效果比较温和,消费者不能将其与药物的效果等同,尚不能取代药物,只能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
有干预新方法也要有“心”疗法
王刚教授的科普解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项针对抑郁症的干预新方法。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更好地帮助抑郁症患者,在干预新方法之外也要有“心”疗法。
艰难的时候,也是人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持续受到疫情影响的当下,人们的心理一次次经历着生活的重压。大的外部环境很难因为一时一地的政策就彻底改变,但是人的自主行动,却能影响局部小环境,带给身边人以温情和关怀。
其实抑郁症就像是心理感冒,生病并不需要感觉羞耻,也不应该被歧视,我们应该多包容、理解,让生病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患有抑郁症的人是不是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很多人会有这种误区。抑郁症患者并非无时无刻都表现得愁眉苦脸,很多抑郁症患者在他人面前一样表现得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富有幽默感。抑郁症的判定有严格的标准,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鉴定才能确诊。
对遇到困难或者心理脆弱的人进行开导、疏导,并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将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降低。
生命只有一次,请用心珍惜、关爱身边人。
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往往相辅相成。
缓解抑郁症需要医学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通过新颖而有前景的干预让一口一口“吃”掉忧愁的愿景得以照进现实,这是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个惊喜。
来源:无锡日报、无锡有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