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2年08月17日 14:22:59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令人印象深刻,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更加迸发,文化传播的品牌影响更加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南京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发展繁荣兴盛的十年。8月16日,“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发布会——文化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南京市副市长黎辉介绍了南京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等方面的重点举措。

  三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回顾来看,近年来,南京创作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图书《因为爸爸》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电视连续剧《于无声处》等11部作品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年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一年一度举办南京文化艺术节,从2015年起成功举办7届的南京森林音乐会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盛事之一,去年全网观看直播人次达1000万左右。

  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更加迸发。全市现有文化企业约3.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912家,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26.80亿元,同比增长15.1%,营业利润233.96亿元,同比增长16.9%。2011年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62亿元增长到1063.9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4.26%增加到6.5%,文化产业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已经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个国家级、30个省级、103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建设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建成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 、熙南里·大板巷示范段等文旅融合消费片区,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带动市民文化消费升级。2019年至2021年,全市对文化消费补贴累计约3952万元,实现演出总票房5.15亿元,观演人次363.9万人。

  文化传播的品牌影响更加彰显。2014年以来举办4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城市形象传播。2015年起每年举办的“中国南京周”活动入选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重点任务项目清单”,开展“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来宁驻地探访云锦、金箔等非遗技艺,促进非遗产品化、产业化和品牌化。

  依托国际和平城市品牌,先后在法国、捷克、白俄罗斯等国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海外展”,赴丹麦举办赠送“辛德贝格”雕像仪式,《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全20册)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设立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成功举办两届南京和平论坛,联动全球9个地区和城市开设分会场,集中展示中国青年推动和平发展的实践案例,发布《南京和平共识》。

  201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 文学之都”,连续实施南京文学作品翻译资助计划,打造国际驻地作家线上交流平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创意城市网络推广,建成开放“世界文学客厅”。

  未来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南京站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构筑更具引领力的精神家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

  未来几年,南京将不断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区依托重点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地域空间,串联剧场影院、美术馆、文博场馆等文化和旅游场所,实现文旅商资源有机联动、集约利用。因地制宜融入演艺、非遗、节庆活动、沉浸式消费等元素,打造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推动和鼓励博物馆、图书馆、书店书吧、4A级以上景区等有关单位,延长夜间开放和运营时间。推出一批夜游项目,推出“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消费品牌。

  深入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黎辉表示,博物馆成为城市旅游非常重要的吸引力,也是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在馆藏产品开发、展陈质量提升方面进一步努力,把城市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呈现出来,让博物馆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来宁消费的重要目的地。”

  扎实推进演出和展陈市场政府补贴工作。推动更多的好剧、更多的好展在南京落地上线。鼓励首演、首映、首展、首秀、首创等优质项目落地南京,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评审频次、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数量。此外,完善南京文化和旅游消费智能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不断丰富积分使用多样性。提升南京文旅消费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