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上午,镇江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系新型安全监管机制镇江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覆盖长江镇江段、京杭运河江苏全域的船舶信用联合治理格局已经形成。

江河交汇水域交通管理向来是水上管理的痛点、难点,小船众多,大小船交叉相会,安全风险巨大。特别是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水域,属于水上交通咽喉。针对长江、京杭运河两条水系船舶信用管理“谁来管、怎么管、为谁管”这一课题,镇江海事局设想了“先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水域试行、再推动覆盖长江与京杭运河两条水系、最后向全省水系出经验做法”三步走的总体工作思路。镇江海事局副局长张卫星说,信用管理基于三方面的背景。
“一是国家政策背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二是行业发展背景,传统海事监管模式难以满足现在高速发展的航运形势,需要新的监管机制来化解难题;三是特殊地理背景,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具有弯、窄、险、多、杂等特点,客观因素需要我们运用更加高效便捷的监管方式来提高监管效率。”
2020年5月以来,镇江海事局与苏北航务管理处、镇江市港航发展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签署《京杭运河与长江干线交汇水域内河船舶信用奖惩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运行江河交汇水域内河船舶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发布实施《关于实施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与联合奖惩的通告》,实现长江干线与京杭运河交汇水域船舶监管信用互认、执法互助、资源共享。去年8月,镇江海事局、苏北航务管理处以《江苏省内河航道船舶过闸信用管理办法》生效实施为契机,推动苏南运河船闸管理部门互认互通过闸船舶信用积分数据,信用联合监管范畴扩大到苏南运河过闸船舶,覆盖到了京杭大运河江苏全域。镇江海事局执法督察处二级主办张雁莎
“探索将“信用+智慧”海事监管贯穿于航运全要素、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全面推行船舶信用承诺制,明确8类13项告知承诺事项,推动辖区55家码头、7268艘船舶签订信用承诺书。创新将船舶信用信息接入锚泊服务、港行调度等信息化系统,初步实现对进入辖区的信用船舶的智能识别、智能研判、智能提醒。”

自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互通实施以来,镇江海事局对苏北航务管理处认定的2540艘次四星、五星船舶提供优先安排锚位、污染物接收等服务,对认定的15艘次一星、二星船舶采取限制措施。通过信用联合监管平台实时交互船舶失信行为,联合船闸、码头等单位共同对失信船舶实施限制过闸、限制作业等惩戒措施,着力破解了内河小型船舶“管不住、管不细、管不了”的问题。
下一步,镇江海事局将会同苏北航务管理处等单位,在江河交汇水域加快推进船舶分类分级管理,推广应用“船信码”,实现“卡口管进出、一码管全程”。
苏北航务管理处运调中心高级工程师田原:“下一步,我们苏北航务管理处将进一步加强与镇江海事局在船舶信用管理方面的合作力度和深度,实现船舶信用数据的实时共享、互认联合惩戒措施的直接落地。最终,我们双方要在长江与运河交汇水域建立一处失信、处处难行,诚实守信、路路畅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