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勇士号”“奋斗者号”“天鲲号”,这些深海重器都是江苏制造,透过它们,能够感受到江苏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的澎湃动力。为加快建设造船强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近日,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若干政策措施》,六个方面18条措施,瞄准重大项目、产业链高端能力建设、研发能力建设、金融支持等关键环节,着力促进江苏打造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地。
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强介绍,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去年造船完工量1643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2/5,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1/6,具有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特点。近年来,江苏已成功交付一批世界首制、中国首制重大装备和重器,研发建造的“深海高稳性圆简型钻探储油平台”荣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勇士号”“奋斗者号”、亚洲大重型“天鲲号”绞吸疏浚船等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全省上下正在积极努力加快造船强省的建设步伐。
为持续推动江苏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出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江苏将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打造沿江区域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搭建产业链供应链集成平台、培育江苏船舶海工品牌等4项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高端海工装备;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优先办理有关事项;依托链主企业搭建专业技术交流供需对接平台,鼓励建立长期采购、物流供应机制,形成稳定配套联合体;实施质量品牌精品工程,着力打造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全球领先的江苏船舶海工精品。
创新是领先发展的第一动力,新阶段加快江苏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动能。《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布局重大研发端和制造端创新平台,加快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关键配套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增强船舶海工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动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包括推进试点示范、建立项目库、培育系统集成服务商等3项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发布船舶海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推动建成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打造一批中间产品智能生产线和船舶海工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加大对船舶海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服务商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船舶海工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此外,《若干政策措施》还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船舶海工企业可申请缓缴三项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在两年以上且2022年被列入过中高风险地区、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的船舶海工企业按规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可在每年10月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企业实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