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8月25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商学院路远同学用自己参加青少年科技大赛所获得的一笔奖购买了100只厨余垃圾桶,近日她将这批垃圾桶亲手转交给扬州市康乐社区的负责人。路远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她愿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争当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据介绍,为深入了解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探索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化、便民化的新模式,扬州大学商学院今年暑期组建了“餐余变宝,创新转益”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长路远带领团队成员主动向康乐社区申请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她们身着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绿马甲来到康乐小区的垃圾分类站点,向环卫工人讲解垃圾四分类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
在参加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看到大爷大妈们拎着塑料袋从楼上送到垃圾房的不便,环卫工人将垃圾袋手动剪开,再进行分捡的困难,引发了她们的关注和思考。于是想到如果在居民家中设置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将有利于在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分类,同时还可以避免厨余垃圾在路途上的抛洒滴漏、减轻环卫工人分拣垃圾的工作量。
路远觉得自己既是共青团员又是新时代大学生应该为推动扬州市关于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助力社区的绿色低碳建设,献计献策,尽力出力。于是,她萌发了购买厨余垃圾拎桶赠送给居民使用的想法,并根据《条例》对垃圾四分类的要求,为厨余专用垃圾拎桶精心设计了便于区别分类的图案和文字,以微薄之力表达扬大学子推动建设美丽家园的心意。
考虑到过去有环卫企业也为小区部分居民发放过厨余垃圾桶,但效果不太明显。为此,志愿者们又向社区领导建议要发挥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带头示范作用,建立由社区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和环卫企业组成的垃圾分类促进小组,协助社区具体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要制定激励机制,在垃圾桶上印上编号并在发放时进行登记,每天居民投放时,工作人员按桶号进行记录,每月进行统计后,表扬或奖励;同时,注意解决细节问题,在垃圾房边设立厨余垃圾桶冲洗池,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后能及时将垃圾桶冲洗干净。
活动中,路远等团队成员还带着宣传手册走访了部分社区居民家庭,耐心仔细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明细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需人人尽责,从而将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据了解,路远同学平时热心公益事业,主动钻研科学技术,热衷小发明、小创造。
去年扬州疫情发生后,8月21日,已被扬州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的准大一新生路远主动向所在康乐社区报到,投入到紧张的社区抗疫工作中。曾两次获得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大赛金奖,三次获得扬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一次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银奖、中国少年科学院论文一等奖,还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沈玉琦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