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三大园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2年08月27日 13:54: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新区、临港开发区、靖江园区三大开放园区掀起了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以更大力度稳增长、攻项目、抓创新、推工改,推动园区全面升格进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新区:为江阴“勇挑大梁” ,注入不竭动力

  市委工作会议在全市吹响了奋战下半程的冲锋号,作为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高新区迅速掀起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将时刻对标对表、追赶进度速度,全力稳增长、攻项目、抓创新、推工改,为江阴“勇挑大梁”贡献高新力量。

  佰澳达益生菌研发及生产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并实现封顶,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项目试生产,完成在一年内拿地、建设、投产的目标。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江苏佰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大产能近3倍,为企业拓展更多市场。该公司总经理张菻钧告诉发布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到6.1亿元,入库税金超3000万元。

  千方百计招引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克服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创新运用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等形式,以更密频次主动出击招引项目,以更快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高新区累计完成超亿元项目签约14个,其中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个;新备案超亿元产业项目1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超5亿元项目4个;开工和投产的超亿元项目分别有9个。

  在稳外资工作上,高新区的表现同样亮眼,1至6月完成到位外资3.28亿美元,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顾文瑜表示,下半年,高新区将继续加压奋进,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聚焦世界500强、知名央企、实力名企等重点企业,聚焦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等重点环节,全力攻坚项目,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力争再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个以上。

  项目为先,创新为要。今年以来,高新区科创热潮迭起: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成立刘良院士—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牵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促成航天卫星物联网研究院落地;推动兴澄特钢、法尔胜等企业与研究院联合攻关,助力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再上新台阶……加快让园区科创第一资源更加丰富、第一动力更加澎湃。

  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顾文瑜:营造良好的科创生态环境仍是践行“科创江阴 高新先行”的重中之重,下阶段,高新区将围绕平台、载体、人才、项目、金融等各个环节,打造优质的科创生态体系,并按照区域功能化、产业主题化的要求更大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为做强现有企业赋能、引育未来企业蓄势。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阀”,高新区将坚决把守防线作为守土尽责的担当与体现,一体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老小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加快蟠龙山公园二期建设,进一步守住安全底线、环保红线、民生高线,助推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临港开发区:“创强引擎 ”轰出发展“推背感”

  竞逐发展新赛道,创新是保持领先的强劲动力。市委工作会议指出,要乘势而上建设“科创江阴”,让第一资源更加丰富、第一动力更加澎湃。紧跟号令、冲锋在前,临港开发区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最核心密码,点燃科创引擎、打造科创临港,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临港开发区,一盒马蹄酥也能“连上”互联网,拥有“电子身份证”。位于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江苏富仁工业物联网有限公司,于去年4月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面向企业为每一件产品或零部件创建“一物一码”。一年多来,该节点已累计为江阴530家企业提供服务,标识注册量超10亿个,解析量达9.5亿次。富仁物联为企业提供的这张“电子身份证”通行全球,可完成生产、销售、售后的全链条服务、管理和溯源,实现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通,促进了跨区域跨行业的高效协同。

  “上线之初,我们只做了2个场景,主要是解决钣金加工行业的生产制造问题。如今,已扩充到15个场景,比如食品安全追溯、零部件全生命周期追溯、智能排产与生产调度等。”该公司总经理杨美群介绍,除了深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富仁物联还发布了集纳一系列轻量化APP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让中小企业以更少投入、更低成本改变生产方式,加快提质增效,助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作为工信部和江苏省重点工程,临港开发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目前已集聚法国达索、富仁物联、江阴长三角数字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等20余个高端科创项目。此外,临港开发区的其他科创载体建设同样精彩纷呈: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完成临水接驳,桩机已进场;联东U谷澄常融合科技园正在进行园区内建筑物拆除作业,预计于9月开工建设;深圳、北京异地孵化器正在抓紧洽谈,力争于三季度正式投运……

  市委常委、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韶峰:创新是临港开发区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以多功能载体孕育科创空间,以数字化产业提升科创能级,以全链条生态集聚科创力量,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的全方位科创生态。

  聚焦科创轰出高质量发展“推背感”,临港开发区将在推动数字创新港三期、科创园二期等科创载体和特色主题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全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主力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同时实施港城英才计划2.0政策,借力洪泰、用友等新经济产业基金,朝着“争先进位 争创国开”总目标全力攻坚冲刺。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项目为王”跑出发展“加速度”

  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市委工作会议指出,要固优补短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瞄准“五率”完成度,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年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入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持续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日前,来到大明国际大型装备项目施工现场。在这里,百余名工人顶着高温、铆足干劲,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目前9号厂房正在进行一区钢结构的屋面盖瓦工作,将于本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北侧二区主体结构也将于10月底完成封顶。”大明重工集团董事长张必宏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今年的省级重大项目。随着施工的火热推进,大明国际大型装备项目一期主体厂房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作为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今年来,大明重工集团积极应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千方百计保生产、保交付,1—7月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呈现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张必宏十分看好企业和园区未来的发展:“得益于园区的关心支持和优质服务,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开工建设大明物流码头,明年建成投运后,将实现从车间到项目现场的直通,年货物吞吐量预计在100万吨左右。”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围绕扩投资、稳增长目标,全力以赴强攻招商、快上项目,为园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抓牢项目“生命线”,园区还专门成立了项目“五率”推进工作专班,进一步健全园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快引进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9个,备案亿元以上项目5个,博联综合物流中心、酸王泵环保装备等重点项目正紧锣密鼓加快建设并将于年内竣工投产。上半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87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进出口总额2.4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13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副市长、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翟菁表示,奋战下半年、决胜全年度,园区将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肩负建设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守底线、促发展。

  副市长、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翟菁:把服务实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紧盯时序进度,强化监测分析,全力助企纾困,不断巩固园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围绕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强化项目攻坚,确保骥鑫航空装备、中力新能源、海大智能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项目落地。

  全力稳住园区经济基本盘,要坚定不移地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向科创要动力。下阶段,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将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和企业“智改数转”,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持续提升,全力推动园区能级再提升、发展再提质。

  (来源: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