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湖区!

2022年09月01日 08:41:30 | 来源:苏州吴江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太湖尾梢,新城起锚。近期,一系列关于太湖新城建设的行动密集开展,这里将被打造成“代表苏州标识的城市高端功能区和新时代典范城区”,有志成为苏州未来“城市新中心”。

  吴江也将再次拥抱太湖,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8月24日,太湖新城规划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吴江区举行,会议指出,太湖新城建设事关长远,对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要把新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在推进会举行的前一天,8月23日,太湖两翼、一衣带水的好邻居,吴江与吴中举行协同发展合作座谈会,签署了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两地将携手推进吴江、吴中太湖新城建设,全力把“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交汇点打造成苏州市域统筹发展的新亮点,加快把世界级湖区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在此之前,市委常委会会议暨专题调研吴江区工作会议强调,“要与吴中协同建设好太湖新城,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精准‘布产业’,着力‘聚人气’,尽快‘出形象’”。

  吴江区委书记李铭:吴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现在又迎来了苏州提出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的叠加机遇,城市发展已经站上了新的风口。推进太湖新城建设,就是吴江把历史机遇转化为新时代发展优势的具体实践之一,我们将大力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持续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展现世界级湖区的现实风貌。

  按照规划,吴江太湖新城将呈现“多簇拥湾、金边银角”的品质格局。

  其中,“多簇拥湾”即以花港湾为重点,配合多个环绕苏州湾、背山面湖的科创产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簇群,共同形成太湖新城全生命周期的科创空间。“金边银角”的“金边”,对应河道的“边”空间,“银角”则对应河道的“口”空间,旨在通过发掘水乡、水巷空间基因,植入可触摸的水生活场所,培育地方乡愁。

  规划之外,经十数年积淀,新城峥嵘已显,破茧之势已成。

  自第十届区委将“滨湖新城”建设确定为太湖时代促进城乡一体、推动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始,到如今聚力将太湖新城打造成产业创新集群和数字经济新高地,吴江“从一而终”,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细细打磨这块“世界级料子”,机杼札札,织缎成锦。

  在苏州湾科技城,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为牵引,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为依托,数字产业正加速集聚、崛起。海尔卡奥斯、徐工汉云、华为等国家双跨平台先期落地并已启动运营,恒力、盛虹、亨通等本土强势企业在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等实体正加快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趋势愈加明显,创新驱动成色愈加鲜明。

  在苏州湾CBD,一个工作专班正发力高质量招商。专班紧盯新时代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关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等优势企业,精准招引总部项目,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产业群,同时,坚定不移把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招商工作重要任务,瞄准源头创新性项目,培育科创型潜力项目。目前,专班已经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2.33亿元。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将在这里焕发新活力。

  太湖尾梢,花港湾所在地,恒力、华润、绿地、中粮等企业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是吴淞江的源头,也会成为吴江乃至整个苏州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将以科创为核心,通过“重点项目助推+创新组团统筹”的创新空间组织方式,构建“研发+转化+服务”全生态创新产业链,最终形成数字经济创新集群和优势产业创新集群。

  李铭表示:花港湾是“一圈一带”的重要开发片区,发展潜力巨大。启动建设花港湾项目,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求。我们将锚定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目标,大力探索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之路,注重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和生态型湖区经济,高标准谋划布局好创新空间和产业集群,推动项目在新发展阶段起到“先行者”“领头羊”作用。

  人才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对面向未来竞争、致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太湖新城而言,筑牢人才支撑尤为重要,所有规划的产业、落地的平台,最终导向也都是引才、聚才。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扎实推进新一轮人才“55352”工程,吴江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得到持续优化,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超34万人,高层次人才超3万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更加紧密。

  为更有针对性地将人才资源和项目导入太湖新城建设,吴江“虚位以待”。在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上,吴江发布了政府需求清单、企业协同需求清单、企业能力清单、人才需求清单等四张清单,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苏州湾中央商务区、CBD总部经济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花港湾数字经济总部商务区等载体静待有志之士,最高超300万元的年薪释放引才诚意。而在此前举行的吴江国际精英创新创业洽谈会上,全区广大民营企业也发布了2022年吴江区“百名博士后(博士)”引才名录,广邀天下英才共建创新湖区、共享乐居之城。政企之间的同频共振,让太湖新城形成了强大的引才磁场,“人到苏州必有为,才到吴江竞奔腾”的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一所高校也在为太湖新城的未来发展蓄势。去年,落户于东太湖度假区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启动招生,今年,统计学、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个新工科专业800名学生入驻。今后,苏大未来校区将全力聚焦数字与人工智能、信息与智能系统等领域,构建新工科交叉创新平台,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地——这所“新工科”高等院校,将成为助推太湖新城登上“世界级”舞台的强大引擎。

  吴江一直在更大格局中加快推进太湖新城建设、丰富太湖新城内涵。

  在更广的空间中,总长1.9公里、总面积1800亩的云梨路总部经济带与吴淞江科创带相呼应,将合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和数字经济新高地;

  沪苏湖、通苏嘉甬铁路及如通苏湖、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苏州湾隧道、东太湖隧道建设将进一步拓宽城市外联内通渠道,“高铁时代”红利落袋可期;

  以恒力、盛虹、亨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水平创新联合体的组建进一步加快,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将迈上新台阶;

  50多家科创孵化平台、苏州湾创投壹号,构筑起了“基金+人才+项目”的创新生态链,切实打通了项目落地的“前置环节”。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吴江推进太湖新城建设的落脚点和根本目的。

  在产业之外,如今,沿太湖而行,东太湖百里风光带魅力彰显,苏州湾大剧院、苏州湾体育中心等成为环太湖新地标;

  已建成的1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让城市后花园更加靓丽,新城与乡村相融,辉映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吴淞江综合整治和沿岸品质提升、盛家厍老街改造、万公堤二期建设等城市更新项目,以及愈加完善的功能配套,持续提升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资源,都在让城市生活更加舒心、更加惬意。

  千百年前的一处青草滩,蜕变为如今烟雨皴染的新江南,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吴江始终与太湖相依共进。未来,亘古太湖与现代新城将相融共生,以太湖新城的名义,阐释好“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李铭说:我们将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优势,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太湖新城显示度、标识度和感受度。同时,围绕水乡生态肌理,打造一批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临水而居、与水共生、粉墙黛瓦、淡雅精致、古今辉映,能彰显江南水乡风貌和特色的场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