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灌浆结实的关键期,昨天(9月2日)下午,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现场观摩与指导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咨询与指导。希望农户强化后期田间管理,助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质增效。
在丹徒世业镇卫星村共青团农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玉米秆迎风挺立,中间种植的大豆上,一串串豆荚清楚可见,长势喜人。
来自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和扬州大学农学院的两位专家走入田间地头,扒开玉米穗,了解玉米的长势情况,为相关基地负责人、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分析指导。
世业镇四面环江,土壤大多为沙壤土,小麦收割后,当地不少农户有种植玉米等秋熟作物的传统。丹徒世业镇卫星村种植了6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卫星村党总支副书记糜巧生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是第一年复合种植,一些技术需要摸索完善。在这次现场专家的建议下,他们明年准备改进种植间距。
糜巧生说:“就是基本上按照他这个产量玉米900斤,大豆是300斤这个模式套种的,因为考虑到我们这个本地的机械,大豆是六行,玉米四行,就是本机机械可以调播,本地机械可以收割。我们今年种植的时候也发现一个问题,刚才看到这个玉米跟这个大豆之间的距离,是不够的,明年呢就下一年种的时候,呢我们可能会把这个距离稍稍微拉大一点。”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发挥大豆和玉米同一生长季节、适宜间套种的优势,将传统间套种技术与机械化、标准化有机融合,实行玉米带大豆带交替复合种植。镇江市农谷科技园有限公司主打鲜食玉米培育,今年公司选出多个大豆和玉米品种开展组合试种,共120亩左右。公司高级农艺师刘雪基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原则上基本保证玉米产量不影响,还多收一季大豆,针对今年夏季的干旱少雨情况,他们也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稳产,达到一定的效果。
刘雪基说:“我们玉米在岛上产量大概在800到1000斤,我们通过带状可以达到1200斤到1500斤。可以多收一季大豆,我们今年的大豆目前来看产量还是挺理想的,估计在400 斤左右,也就是按照大田面积,我们100亩田可以收50亩田大豆,50亩大豆的产量大概在400斤左右。”
据了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的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示范种植正是其中大力示范的种植模式。今年是全省第一年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省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根据资源禀赋、种植习惯、配套农机等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了切实做好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制订并下发了《2022年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全市示范种植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田块共8400亩左右,镇江市六个片区均有分布。镇江市大豆、玉米种植开花期恰逢伏热高温,往年常有伏旱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因此大豆、玉米产量不稳定。
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钟志仁介绍,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成熟期预计在今年10月中旬左右。专家田头授课结束后,各地农技人员还将针对相关农户进行指导,有效应对前期高温干旱不利影响,在灌浆这段时间,鼓励农户积极采取相关田间管理措施减少损失。
钟志仁说:“通过现场观摩和专家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加强中后期各项田管,力争大灾之年少减产,小灾之年不减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
(来源:一起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