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荟聚了国内考古界精英专家的
苏州塘北遗址专家论证会召开
会上披露
苏州吴中区新发现一处
新石器至明清时期大型遗址
该处遗址被命名为塘北遗址
塘北遗址含遗迹单位630处,出土文物700多件组,发掘到明清、汉、春秋、马桥、良渚、崧泽6个时期的清晰文化堆积,填补了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多处空白,其中发现的马桥文化遗存系苏州史上最丰富。
据了解,塘北遗址位于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达路以东、廷琛路以北、墅浦路以西地块内,面积约200000平方米,系2021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处地块进行考古前置工作时发现。今年3月至7月,市考古研究所组建塘北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000平方米。
经发掘,考古人员确认了塘北遗址系一处从良渚文化早期一直延续至今的长时段大型遗址。遗址文化堆积丰富,最厚处可达2米,地层可分10层,分明清、汉、春秋、马桥、良渚、崧泽6个时期,形成连续的文化遗存序列。
遗址中
出土遗迹、文物数量较多
630个遗迹单位,含灰坑442座,大坑31个,水井18口,沟17条,房址4座,无规则柱洞107个,水稻田4块,墓葬8座,700多件各类器物。
出土文物的年代主要是崧泽至春秋时期,少量系战国及以后,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等石器;玉璜、玉锥形器、玉片等玉器;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罐、鼎、壶,马桥文化时期的鸭形壶、凹圜底釜、罐等陶器;铜矛、铜凿、铜削等青铜器。
值得一提的是
塘北遗址包含的马桥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系苏州地区发现最为丰富的一次
据负责此次遗址发掘的市考古研究所领队王霞介绍,一直以来,苏州地区良渚文化以后至西周这一段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一直比较模糊,遗物属性的判断也比较笼统,只发现过零星的马桥文化时期遗迹,未见或少见马桥文化地层。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堆积较厚马桥文化时期地层,且出土了160多个马桥文化时期的灰坑、水井等遗迹单位,为研究良渚至商周时期文化、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是环太湖地区马桥文化考古的重大收获。
此外,塘北遗址的
良渚文化时期遗存也十分丰富
出土有多座房屋基址
其中有半地穴式房屋基址
还出土了疑似大面积
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
墓葬随葬有玉石器等
显示出墓主人一定的身份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徐良高认为,塘北遗址面积大,时间跨度长,其延续的时代恰恰是探讨中国文明探源的关键时期,对于探讨苏州地域内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苏州地域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随着对该遗址的进一步研究
期待传来更多好消息
除了塘北遗址以外
苏州还有不少考古发现
为文明探源
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证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原为太仓市一中及现代居民区所地块。
遗址于2016年1月中旬因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而发现,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古河道樊村泾南北向贯穿遗址,且文化内涵时代为元代,故命名为樊村泾元代遗址。它是江南地区元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黄泗浦遗址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紧邻古长江南岸,北距长江约14公里,西离张家港市区约3公里,于2008年11月发现。
在黄泗浦遗址发掘出唐宋时期的河道,以及唐代大型建筑基址,为实证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提供了重要线索。
苏州草鞋山遗址
苏州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于1956年被发现,2013年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鞋山先后经过十多次考古发掘。其中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序列,就是通过草鞋山遗址1972至1973年间的两次考古发掘确立的,这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太湖地区、长江下游的古代文化提供了典型地层与文化遗物。
苏州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
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老街。2021年4月至10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了遗迹48个,其中窑址12座,以及明清金砖等文物约50余件。
陆慕古窑址的发掘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古窑址规模庞大,布局基本完好,对于研究明清窑业技术、手工业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江南文化的历史纵深。
常熟何村文化遗址
2020年发现的何村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常熟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位于苏州市常熟市梅李镇周师线龙腾特钢22号门内,迄今约6000多年。
目前,在发掘区内发现了分属于马家浜文化、东周、唐、宋、明、清等各时期的文化遗存,以马家浜文化时期文化遗存为主。
来源:苏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