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说到急救,人们多半会想到被称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该设备可以帮助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等状况的市民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救援成功率。然而,很多人恐怕不知道,AED其实是一种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的医疗设备。
自2017年起,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一项内容,南通市陆续在大型商场、旅游景区、政府部门等公共场所投放AED设备,目前市区的131处场所安装了143台AED。
时至今日,这些AED是否还在正常使用?场所的相关人员是否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不久即将投运的南通地铁站是否也有AED?为此,记者走进地铁站、商场、景区等公共场所进行采访了解。
地铁站点全覆盖AED设备
“喂?乘客您好,听得见吗?”7日上午,在世纪大道地铁站内,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一边用双手作势轻拍,一边请求身旁同事取出位于车站控制室门口的AED设备……
随着南通地铁时代即将来临,为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第一时间应对市民突发心梗倒地等紧急情况,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地铁站现场,向记者模拟展示了对心梗患者的急救情景。
在放置AED的储存柜旁,记者看到地铁工作人员从柜中提出印有“HeartSave”字样的红色小箱。打开箱盖,赫然可见标注着电极片贴放位置的示意图,附带着一份使用说明书和一把剪刀。
“这台仪器就是我们常说的‘救命神器’,它的一片电极贴在患者右胸上方,另一片贴在患者左乳头外侧。按下按钮,AED会自动分析心率并为患者除颤……”工作人员李冬玲告诉记者,地铁1号线28个站台的车站控制室旁,均设有AED储存柜,以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便启动了针对工作人员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伤势初判、伤口包扎处理、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
“为保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市红十字会专家多次进行指导,分批次对我们进行培训。”李冬玲表示,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的自己早已在去年取得了红十字会急救证,却仍不愿落下任何一次“复习”的机会。9月11日,她将再次与新到岗的同事共同学习急救技能,为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做好储备。
莫让“救命神器”成为摆设
“如果标注着蓝色标记,说明该处场所AED覆盖率高,配置了多台急救设备……”在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登录的“急救中心管理云平台”中记者看到,南通市131处公共场所配置的143台AED设备,均可以查到其编号、状态及使用单位。
在南通狼山景区的游客中心,记者在游客休息区发现了AED的“身影”。与南通地铁站紧贴墙面的存储箱有所不同,AED被存放在立地的橘黄色柜体内。柜体以图示的方式清晰标注着AED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急救指导等内容。“我们有专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万一游客出现紧急情况,会第一时间赶来处理。”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同样,在市政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服务台北侧,也放置着相同的AED设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AED设备是在2019年由市卫健委牵头安装的,虽然长期处于通电状态,但近几年该场所未发生市民突发心梗的紧急情况,因此设备并未被使用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AED设备处于离线、断电、位置异常等状态。为进一步了解设备状态异常的原因,记者拨通了设备供应商——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毛晓峰解释,一些安装AED的公共场所没有为机器接通电源,以及用户随意改动AED位置等行为,都会导致设备显示异常状态。“AED设备并未损坏,只要接通电源就能解决问题。最近我们也在通知、提醒用户及时接通电源,以备不时之需。”他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他们每年都会对设备进行维保,一些场所的AED设备显示异常状态,大多数是因为用户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普及公众急救素养任重道远
“如果遇到市民突发心梗倒地,我会第一时间拨打120,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处理。”8日上午,来市政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许女士表示。她告诉记者自己并不会使用AED设备,平时也很少关注急救知识等内容。“如果自己参与施救,最终没能抢救成功,说不定还要承担其他责任。”许女士不无顾虑地说。然而,记者注意到AED柜上清楚标示着这样一句话——民法总则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日常生活中,南通市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提升广大群众的急救素养。就在最近,市红十字会走进国家电网南通供电公司,开展了包括心肺复苏技能、AED机(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海姆立克法、创伤救护等四项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在内,以及防灾避险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约2000多人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
“一直以来,我们市红十字会面向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开展公益性救护培训,帮助广大群众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南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表示。
除了红十字会面向普通公众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以外,市急救中心也不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且还要面向专业急救人员,在这方面做大量工作。“通过制作《西游120之宝贝就在身边》《重生利器‘救’在身边》等有趣易懂的卡通动漫、科普宣传片,我们将心肺复苏、AED设备的使用等内容融入宣传中,借用视频号等新媒体的力量传播急救知识。”市急救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普建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还将努力建设急救培训中心,为更多的专业急救人员提供服务。”
“在公共场合安装AED设备,是由市卫健委牵头发起的一项民生实事项目。AED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但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广更为重要。”市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应急办)负责人杨德蓓表示,待疫情形势好转后,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六进”活动(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对公众进行急救科普,提高群众的急救素养与能力。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