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将“开放”厚植于城市基因之中,十年间,不断打造双向开放门户,在“一带一路”强支点展现新作为,加快实现在新的世纪“后发先至”,奋力书写新时代的“西游记”。
连云港台记者王强报道:“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在我旁边的这列中欧班列即将出发,它将沿着新亚欧大陆桥一路向西,途径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土耳其,部分货物还将转运至欧洲各国。”
班列上的汽车零配件,来自位于韩国的一家企业。得益于连云港自贸区港口区块创新的“船车直取”模式,这批货物抵港卸船后,直接整箱分流至中哈物流基地装车发往境外,中转作业时间从传统模式的4天压缩至1天以内。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说:“相比于传统的海运,中欧班列运输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客户资金回笼效率提高40%。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选择从连云港过境集装箱运输,目前班列满载率达到了100%。”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自2014年7月投产至今,已经累计完成160.3万标箱运量,实现了对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和到土耳其、波兰、德国等班列线路的稳定运营。中哈物流基地的发展变化,正是连云港这座向海而生、因港得名的城市不断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十年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连云港立足大陆桥交通走廊起点和国际枢纽海港定位,打造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十年间,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22.1亿吨,年均增幅达5%;集装箱量累计完成4936万标箱,连年保持正增长。30万吨级航道建成,40万吨矿石码头纳入国家规划布局,“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的组合大港格局已经全面拉开,并跻身“十四五”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龙说:“现在连云港港口的各类航线已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未来我们将面向海外,优化航线布局,依托陆桥拓展海铁联运通道,联动内河完善海河联运体系,持续提高物流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当好‘开放门户’。”
以港兴产,十年间,连云港也正在加快构筑沿海经济发展新高地。临港产业大放异彩,徐圩新区已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和中化国际三大化工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330亿元,力争到2023年形成石化、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连云港新建、增建国铁干线5条,市民乘高铁可到达北京、上海、南京等近200个大中城市;花果山机场已投入运营,创造出行新速度;连云港大剧院、新丝路零点公园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和城市公园相继投入使用,共同擦亮城市的幸福底色。
连云港市民李婧晗说:“绿水青山风景都特别美,而且家门口一些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里都非常幸福和开心。”
十年来,连云港市GDP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9.7%,人均突破1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80.02亿美元增长到144.9亿美元,2021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全省第一,今年1至6月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山海之间,一座现代化新港城正沿着时代的脉搏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徐晗、王惠 连云港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