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江苏筑牢养老“防护墙”

2022年09月13日 20:46:1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有效防范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江苏全省民政系统“重拳出击”,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反诈宣传全覆盖  防诈讲座不断档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无锡民政向全市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或家属发放的《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告知书》中的内容。

  无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无锡向全市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或家属发放了《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告知书》,各地民政部门还与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签署了防范诈骗承诺书。

  “今年4月,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等12个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江苏省民政系统迅速响应,全力宣传发动,全面展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5月以来,江苏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通过进村、进社区、进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养老服务主题宣传全覆盖。”该负责人介绍,各地共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380场次,参与群众24万人次。

  此外,江苏省民政厅还要求各地防诈骗宣传做到“四见”和“三必须”,即见海报、见横幅、见宣传资料、见公益视频;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张贴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倡议书,所有养老机构负责人必须与属地民政部门签署防范养老服务诈骗承诺书,所有养老机构必须向住养老人发放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告知书。

  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开展“三进”宣传9160次,参与群众90万人次,发放宣传册等资料24万余册(份),张贴宣传海报、标语18万余(张、条),播放公益视频2800余次。

  南京市民政局发起“免费学,结对帮,安全用”万名老年人免费学习智能手机专项行动,通过“老少互助,高校团体一对一教学”“警民联动,志愿者携手民警上门教学”等活动,“时间银行”服务点积极对接南京高校、电信公司、社区民警,邀请志愿者开展老年人防诈信息讲座、为老人提供便捷防诈技巧辅导等。苏州通过“线上+线下”“部门+网格”等多种方式,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全力营造“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南通、盐城等地民政部门整理制作了反诈公益短片、海报等,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如南通通州,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视频、电话等方式对全区30家养老机构和246家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进行摸排。

  “精准拆弹” 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零容忍”

  江苏省各地民政部门对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站点进行逐一摸排,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风险评估。江苏省民政厅综合资金使用、机构收费等具体指标,制定风险隐患等级从高到低的“红橙黄绿”分级分类处置标准。同时实施“攻坚行动”,对纳入“红色”管控名单的机构,一院一策“精准拆弹”。

  “发现未经登记开展养老服务活动并有收取大额预付费行为且资不抵债,存在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已经‘爆雷’或者引起不良影响或重大舆情等较高风险隐患的,纳入红色名单”。日前,在常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铁表示,纳入红色名单的,及时向属地人民政府和政法委进行线索通报,属于非法集资的同步纳入属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配合处非牵头部门、公安机关等依法严厉打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民事等手段抓好整改;对排查出的未经登记擅自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包干到人,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清零。

  目前,江苏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共建立70个风险隐患名单,已完成整改69个,整治率达到98.57%,位居全国前列,存量风险得到有序化解。

  针对民政领域风险隐患突出、需要多部门联动打击整治的“黑机构”,江苏专门制定“黑机构”排查整治方案,强化部门协同,精准整治。

  据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江苏将持续抓好线索核查、全力加强打击整治、着力推进建章立制,蹄疾步稳推进专项行动取得更快更好的成效。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