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烛光在前》荣获我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2022年09月16日 11:57:41 | 来源:常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雄安举行,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同步揭晓,常州市原创锡剧《烛光在前》获此殊荣,实现了锡剧剧种和常州在该奖项上的双突破。

  01

  一团烛光 一声惊雷

  中国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艺术节。文华大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入选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常州市锡剧院院长孙薇与“锡剧王子”周东亮,在闭幕式上演出传统锡剧《双推磨》。

  作为江苏省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的唯一大戏,锡剧《烛光在前》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常州三杰”之一张太雷的革命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他的妻子陆静华和儿女坚强不屈,追随张太雷的足迹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从而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光辉。

  常州市锡剧院院长 孙薇:“常州是锡剧的发源地,这次我们和锡剧能够一起走向全国,我真的非常激动。”

  能够亲历现场参加颁奖仪式,陆静华扮演者、常州市锡剧院院长孙薇十分激动。“锡剧在全国的影响力相比京剧、昆剧等大剧种,是有差距的,这次我们能够脱颖而出,斩获大奖,很不容易,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从剧本、舞美、音乐到演员的表演每一环节,每个人都竭尽所能”。

  烛光点点,初心如炬。锡剧《烛光在前》的成功,始于梦想,源于坚守。

  02

  用初心点亮烛光

  穿过百年历史的烟云,烛光氤氲间,薄薄的家书,沁润着初心与信念。

  《烛光在前》总导演童薇薇曾经这样说过:这部剧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非常炫丽的服装,但有动人的故事、真诚的表演,和演员们塑造的鲜活人物,原有的剧本加上二度创作、切合年代的音乐,以及真实还原的场景,整个演出会把你拉回那个年代,亲切而真实。

  舞台上的每次回眸,舞台下的不断打磨,动人的故事,真诚的表演,从来最动人心。

  常州市锡剧院院长 孙薇:“除了以锡剧扎实的四功五法为基础,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我更多是带着母亲的情怀,去演绎一个刚柔相济、有血有肉的陆静华,那个我深爱着的陆静华。”

  锡剧演绎现代红色题材,最大的优势就是“抒情见长”。这次《烛光在前》的复排,更是将抒情这一锡剧艺术特点进行提炼,“剪信、议去、掷衣、起名”四折戏,处处都是浓到化不开的情愫。整出戏呈现出“以情动人、以情润心”的舞台氛围。

排练时, 一次次没有观众的谢幕,都做到极致。

  自2021年4月首演以来,《烛光在前》先后荣获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大奖、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参加全国、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积极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各类巡演,线下演出场次超50场,线上观摩人次超1000万人,演出所到之处掌声不断。

  北京观众 姜欣瑔:“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更好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常州观众 李思敏:“张太雷先生奉献的精神,以及他几个孩子前赴后继参加革命的事迹,感动了我们这一代人。”

  张太雷的外孙女张子娟在观看了演出后表示:“《烛光在前》里的烛光就是那封家书,虽然烛光微弱,却永不熄灭。”风雨透窗不觉寒,《烛光在前》的创作与呈现,蕴含了巨大民族精神能量,在锡剧的发展史上也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03

  文艺精品迭出的背后

  文艺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并驾齐驱,常州展现出新时代敢为人先的气度与自信。

  而一台好戏、一部精品,除了所有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也离不开省市两级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扶持,《烛光在前》作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获得省级经费扶持。

  完善精品生产的扶持政策,常州不断推动文艺精品可持续生产,《烛光在前》同时入选了常州市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扶持项目和市文化艺术基金扶持项目。2018年,常州在全省率先设立文化艺术基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艺术基金扶持体系。以“竞争立项、精选项目、择优资助、重点扶持”为原则,激发文艺院团内生动力,重点支持剧本孵化、剧目创排、精品巡演,推动“常州出品”向“常州精品”跨越。

  近年来,常州守主题之正、擘时代之新,创作生产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13件作品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总量在全国地级市名列第一;《常州三杰》等13部“常州名人系列”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另有多人、多件作品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摄影金像奖、曲艺牡丹奖、戏曲梅花奖、民间文艺山花奖、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等;成功打造全省示范特色院团,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升格为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成为江苏省首家也是唯一一所儿童剧专业院团。2022年,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被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列入2022年度“重点宣传协同项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喜马拉雅、哔哩哔哩等平台播出,点击量超80万;《中国艺术报》刊出整版评论文章。以“常州三杰”为主题的电影《觅渡》被列为国家电影局重点资助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重点影片,计划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公映。

  (来源:常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