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运河同诞的扬州,有很多特色标签。她是水城、绿城、古城,也是商城、巷城、诗城。自唐代手工业区和生活区从蜀冈南迁,历经明清直至现在,5.09平方公里的古城看惯了春风秋月,见证了世事变迁。
世间最美的诗歌莫过于人间烟火。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扬州着力保护古城肌理,活态传承运河文化,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世界运河之都“文商旅、产城人”交融互促的气象劲风扑面,律动着“古运河重生”的强劲时代脉搏。
一条条老街,成为扬州活态传承运河文化、文旅融合“年轻态”的缩影。近年来,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街巷均举办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不仅市民、游客赶集打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诸多国家级媒体也频繁聚焦上述网红之地,不吝点赞文旅融合的“示范生”。
北接文昌路、南连广陵路的皮市街全长近700米,因皮货汇集得名。百年前,这里是扬州城里的时尚街道。时光流转,一批文化因子的集聚,令皮市街成为年轻人爱逛的文艺网红街区。
说起边城,人们总会下意识地想起一代文学大家沈从文。他笔下的中篇小说《边城》,因非凡的美学艺术,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据了独特地位。
皮市街111号,“边城书店”的招牌已经历了8年风雨。
这是一个面积仅百十平方米的店铺。临街店面经营,店后的小院是古籍书本的库房和修复场所。虽然冠以书店的名称,但店铺里商品并非各类图书。
多年来,书店的创立者王军坚持以古籍修复为基础,古籍文化创意产品为特色,古籍主题文化策展、研学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思路,举办了上百场各类互动性古籍文化活动,设计了多款古籍元素的文创产品,并获得相关专利和著作权。2020年12月,边城书店古籍修复成为扬州市广陵区非遗项目。
独特的定位,让边城书店的名声不止于扬州,在国内对古籍图书情有独钟的“小众”眼里,这是学习、交流相关知识的理想之所。一帮年轻人聚集在王军身边,他们交流古籍修复技艺,用传承去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社会新元素结合,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接受、喜爱古籍。
边城书店往南数十米,“浮生记”同样是一家非主营图书的书店。
从2013年开店至今,店主杭树志开发了100多款与扬州相关的文创产品。特别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他发掘瘦西湖、个园等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点元素,制作成书签、明信片、胸针等文创产品,除了游客爱买,还有不少扬州本地人慕名而来。
在传统书店日渐式微的今天,皮市街上的两爿小书店,不仅站稳了生存的脚跟,还升华为“文青”热衷打卡的心灵之宿。这是文化创意、求变思变带来的收获,更是多方合力催生的结果。
文化是扬州最为显著的标识,也是扬州历史上数度繁华的根植所依。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兴起的当下,如何实现文化繁荣、文旅共兴,进而“让古运河重生”?
扬州的选择简洁而明确:做足“文化+”,保护利用、活态传承。
多年来,扬州坚持在历史街区保护、古城有机更新、现代服务功能挖掘、居民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新探索新实践,让城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双东历史文化街区是扬州率先实施的古城改造与复兴项目,其中,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见证,也是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
在搬迁部分原住民,修缮数十处历史文化遗存后,双东历史文化街区引入生活休闲、旅游体验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应有尽有。短短数年,东关街获评“中国十大历史名街”,成为声名远扬的文化旅游胜地。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依托盐商文化和会馆遗址,定位美食休闲,百十家各类餐饮企业在此集聚,成为世界美食之都的展示窗口。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全长700多米,是扬州唐代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近年来,围绕“小地块、微更新、渐进式、重文旅、可持续”的思路,以2500万元政府资金撬动6000万元民间资本,累计吸引了53家非遗工作室为主体的文旅商户在此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