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在宿迁揭晓,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演员姜庆玲摘得“表演奖”。
“牡丹奖”是全国性曲艺专业奖项,也是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受疫情影响,本届“牡丹奖”部分赛区的参赛形式从现场比赛改为视频参赛,演员们录制好视频报送评委会评审,并评出最终的奖项。
“这次我参评的书目是《三国》中的段落《孔明看病》,这也是一段经典回目,能够发挥扬州评话的说表细致、刻画入微的艺术特点。”姜庆玲说,这也与她善于说表的风格相吻合。
《三国》是武戏较多的一部书,有很多场面激烈、刀枪剑戟的回目。但是,《三国》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文书,比如《孔明看病》《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这些回目文学性强,需要慢慢“品”,要跟随着演员的表演,走到书里去。轻重缓急、起承转合、人物语境,评话演员的一张嘴,就是三国风云,斗智斗勇。
以《孔明看病》为例,蜀吴联合抗魏,施计让魏国的战船锁成连环船,可惜风向一直不对,不能施展火烧之计。周瑜一气之下,口吐鲜血,干脆装病,躺在营中。诸葛亮深知周瑜的病因,前来替他看病,一位假郎中,一位假病人,一番“望闻问切”,让周瑜无可奈何,最后诸葛亮写出一副药方:“欲破曹公,需要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下子让周瑜跪拜在地。
在表演中,姜庆玲一会饰演胸有成竹的诸葛亮,一会饰演心高气傲的周瑜,一会饰演智慧忠厚的鲁肃,说表生动、表演自然,令人如临其境。
姜庆玲从事扬州评话艺术已有近40年的时间,她启蒙于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任德坤先生,进团后拜徐幼良和沈荫彭两位先生,得到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惠兆龙先生和苏州评话大师金声伯艺术指点,深得扬州评话表演精髓,特别是传统书目《三国》。不仅如此,姜庆玲已经担任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一职14年,不忘传承扬州的曲艺文化。她牵头整理和出版了扬州评话《乾隆下江南》《三国·三顾茅庐》《三国·三气周瑜》《王少堂》及扬州弹词“张家六宝”等传统曲本。同时她还启动“记忆工程”,录制保存老曲艺家们的现场表演,为扬州曲艺的艺术传承保存火种与基因。
与此同时,姜庆玲不忘坚持登台演出和进校园非遗传承,在继承传统上狠下功夫,能说演篇幅长达120回、曲本共计220多万字的长篇《三国》,尤其擅长其中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东吴招亲”“大战潼关”“取西川”等重要回目。另外,姜庆玲还编演了短篇评话《较量》《刀下不留人》《陈毅进山》等许多新节目。2018年,由其领衔编演的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形成了成熟的个人艺术风格。
“得奖当然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也是专家评委们对我艺术的一种肯定。但是自己心里要明白,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姜庆玲说,“我考虑更多的是得奖之后我该怎么做。”
姜庆玲介绍,作为扬州评话的经典书目,《三国》目前在扬州传承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有沈荫彭、姜庆玲、谭敏、殷健四位“女三国”,形成了传承梯队。“女三国”有自身的优势,在说表上格外细腻传神,但是也有弱点,比如在台上表演张飞、关羽这样的人物时,演过了则有失女性的美,不到位则人物不够鲜活,这就需要演员仔细琢磨,把握好分寸。
作为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所考虑的,当然不仅仅是扬州评话《三国》这部书的传承,更多是曲艺新苗的培养。近两年,市曲艺研究所新招了一批青年演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平台。个人获奖,对于青年演员们而言,也是一种激励,那就是刻苦努力,踏实钻研,要将传承扬州曲艺当成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