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到25日,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六大主题展齐齐亮相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从不同侧面展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丰硕成果。立足运河全域、聚焦科技赋能的六大展区,带领观众体会层出不穷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也感受2500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蓬勃生命力。
走进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的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展区,“5G大运河” 沉浸式体验馆最引人注目。站在巨大的五面屏前,千里运河画卷近在咫尺,两岸烟火气息触手可及。裸眼3D、5G技术、全景VR、千亿大像素等多种科技手段叠加,观众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出发,一路向北,穿过拱宸桥桥洞,又进入乌篷船、苏州吴门桥、无锡清名桥……一镜穿越运河沿线17座城市。
一脉相连的运河情谊连接着展区内的36个城市。比如绍兴馆,白墙黛瓦的水乡特色建筑,又加入了象征性的屋顶元素,把江南丝绸打造成大运河波浪的形状。绍兴馆设计师张松告诉记者,“不仅是外观,展出内容也是以绍兴特色非遗和旅游产品为主。从内在到外在,全面展现‘运河诗路、水韵越都’的展出理念。”
而到了“丝路与运河的邂逅”国际展,一段非洲热舞摇摆舞表演让展区气氛达到高潮。游、赏、品、购、玩、学,各国特色产品齐聚,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不出国门,也能领略异国风采。
中国意大利商会苏州办公室邱海南介绍,苏州和威尼斯是友好城市,而意大利和中国又是运河的两端,“我们在运河文化上本来就是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的。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意大利的文化可以带到苏州来。”
国际展展馆中最大的展区是“中欧油画艺术交流展”,近80位江苏和欧洲的油画家在这里邂逅,代表了丝路与运河在文化艺术上跨地域、跨时空的交汇。
走进运河非遗展区,秦淮灯彩、宫灯、戏曲脸谱……共同开启满目缤纷的非遗大观园。先赏秦淮河畔文秀风光,再来到窑湾古镇“千年古槐”下,听东台西溪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风吹金桂香,非遗入梦来。
数字文旅产业展这个有点“硬核”的名字,今年被独具匠心地打造成了“运河游园会”,让公众在观展过程中移步易景,感受游园之乐。
展区策展人缪岑岑举例,观众们可以在《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中,与533个“画中人”共同置身繁华的金陵街市,“让大家在玩的过程当中,能感到‘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的文旅场景当中,并且是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我们佩戴上手环之后,我们的人物就可以入画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在全球是首创的人物入画的观展模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彭迪帆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