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亮起,窗帘升起,脚下的玻璃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透过玻璃:下面是一个面积巨大的遗迹发掘现场,几个坑坑洼洼的灰土坑里散落着陶片,让参观者仿佛一下子从今至古穿越时空。
9月23日,无锡市梅里遗址博物馆在梅里古镇开馆,这是无锡首个在商周遗址原址上建造起来的博物馆。在这里,不仅能看到被保护的梅里遗址核心区域和出土的珍贵文物,整个参观过程更像是穿越3000年,来阅读一本叫作“梅里”的历史书。
这里,首次发现商周时期遗址
伯渎河水静静流淌了3000多年,河畔,静静矗立着梅里遗址博物馆。
时光回转到2018年8月,梅里古镇二期项目启动。在项目基建考古勘探时现场有了惊人的发现: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等文物遗存,清理发掘灰坑、灰沟、水井、建筑基址等遗迹近200处,涵盖面积达6万平方米。
无锡梅里遗址横空出世!经过两次发掘,在不同遗迹中提取的三个碳样标本测年数据为3540±30BP、2540±30BP、2150±30BP,分别对应商代、春秋和战国时期。梅里遗址实证了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梅村地区生活,然后历经秦汉、宋元、明清,均有人在此生息繁衍,这意味着在吴文化核心区域首次发现了商周遗址,尤其是在泰伯庙、伯渎河这样关键的地点发现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存,这为泰伯奔吴等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考古研究线索,意义十分重大。
“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倍加珍惜保护。”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文物考古研究院)主任(院长)刘宝山建议,对遗址的核心区域采取永久性的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展示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于是,无锡市、新吴区及梅村街道三级联手,历时3年,完成博物馆整体建设。
这里,让“泰伯奔吴”不再是一个传说
这是博物馆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珍贵文物——陶鬲。鬲是一种炊具,在商周时期极为流行,主要分布在中原及周边地区,也是商周文化的重要标志。在梅里遗址发掘出来的陶鬲,为3000多年前中原文化在吴地的传播提供了鲜活的佐证。
这个小小的圆形陶片叫纺轮,它让我们穿越时空,一窥泰伯带领梅里先民植桑麻、兴农耕的景象,江南的农耕和纺织技术由此兴盛,从而翻开了吴地文明的壮丽画卷。
这只外形像一只小鸭子的陶壶鸭形壶,是马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环太湖地区的环境适合野鸭等各种水鸟栖息,鸭形壶的制造可能是一种仿生行为,是本土文化的产物。遗址发现的鸭形壶,反映出梅里在商代以前就与中原地区存在着文化因素的互动。
……
“无锡梅里遗址的发现,从考古学的角度证明这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梅里遗址博物馆负责人吴悦雯说,在这里让“泰伯奔吴”不再是一个传说,可以找到这个文化记忆的完整证据链。
博物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从遗址发掘并修复的文物有355件,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如陶鬲、印纹陶鸭形壶、刻槽盆、三足盘、红陶罐、硬陶高柄豆等,还有数量众多的原始瓷豆、碗等,基本以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为主。一件件出土的器物,犹如在娓娓述说着泰伯奔吴、吴地起源的故事。
这里,文商旅融合“让文物活起来”
“遗址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者,它是对古代文明的考古研究中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盛之翰说,梅里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对继承和弘扬吴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原址保护展示,致力于将博物馆打造成展示江南文脉的重要窗口。吴悦雯说,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在原址上建造,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现场看到,博物馆中保留了两个约500平方米的遗迹发掘现场,有灰坑、灰沟、建筑基址以及遗物等,让参观者能“走”进历史,沉浸式体验。她表示,今后将依托遗址展示区开展更多社科类活动,让青少年走进真实的遗址现场,穿上专业的考古服装,用探铲、刷子等考古工具进行体验,在沉浸式活动中感受历史、感受文化。
让历史活起来,还要让底蕴深厚的文物遗址使游客看得懂。博物馆还利用声光电、数字化电子触摸屏等科技手段,让参观变得生动有趣。馆内打造了一处玻璃地面,看完一段介绍吴地文明的视频后,原本并不透明的地面突然变得通透,脚下的遗址现场一览无余,让参观者惊喜不已。
更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坐落于梅里古镇,有利于文商旅更好地融合。“博物馆二楼有一个露台,可以举办青年音乐节等活动,打造时尚的夜间博物馆,让严肃专业、高高在上的博物馆更接地气。”吴悦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