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梨花三十里,校园内外京韵浓

2022年10月09日 16:56:40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各学校积极开展多元社团服务,培养学生“五育并举”。这不,新学期开学不久,很多学校的社团名额就被学生们“一抢而空”。在京口区实验小学,京剧社团作为经典的品牌项目,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步雨彤是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别看年龄小,她已经学习京剧6年了。

  这是《穆桂英挂帅》唱段改编的一段校园情景剧,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学校京剧社团不断创新研究,将传统与时代特色结合,创作出贴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作品。

一色梨花1.jpg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步雨彤:

  学了京剧之后,也是越来越喜欢,很好地弘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让身边的家长和朋友更加了解了京剧。

  京口区实验小学京剧社团指导老师 戴稳:

  目前京剧社团的人数是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 现在我们社团大概有三十几个同学。京剧是京口实小的特色课程,多年来,学校通过对课程的开发研究,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使戏曲多样化,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了解它,并且喜欢它。

一色梨花1.jpg

  1989年,京口实小围绕素质教育,将切入点锁定在“京剧进校园”上,并一步步将梦想转化为现实。2020年,为了实现品牌集成发展的理念,学校决心将校园京剧品牌转向有体系、有规划的校本普及性课程和全员参与的文化活动,由此,“童心京韵——京剧特色课程建设”项目走到台前,传统品牌启动腾飞模式。“童心京韵校本课程群”形成了完善的三位一体系统:“京剧+x”融入现有的音乐、美术、体育、劳技、道德法制、语文和英语等国家课程。京剧社团活动课程,以美德、美文、美体、美艺、美言5个学生社团为载体,丰富学生拓展学习的渠道。

一色梨花3.jpg

  京口区实验小学美术教师 赵娟:

  将京剧与美术课程相融合,京剧中的脸谱、服饰以及装扮都是展示着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学习一些基本的绘制手法,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我觉得他们不仅掌握了这个技能,而且是提高了他们的美育精神。

  京口区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唐芸:

  我们学校“京剧+音乐”的课程,我们主要的特色是在平常的音乐课当中,我们在开始的阶段, 会给孩子用京腔京韵来和学生和老师,师生问好,后面的练声也用京腔京韵的方式给孩子们练练嗓, 对他们音乐方面的基本功得到了提高,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不自觉地喜爱中国的传统京剧。

  目前,在童心京韵项目的引领下,《国粹元素融入小学课程的实践研究》作为镇江市2022年度唯一的现代化技术重点课题,成功申报并成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2022年度重点课题。在省内外专家指导下,组织骨干教师编创了《京韵课程》京剧校本教材。校园内外京韵浓,一色梨花三十里。童心京韵正成为京口区实验小学迈向省市教育名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一色梨花4.jpg

  京口区实验小学校长 徐琳琳:

  京剧文化走进京口实小校园已经有整整30年的历史了,2020年我们成功获批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2022年我们又成功申报江苏省的现代化技术重点课题。让京剧课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能够进入到更深层次更多元的研究体验和收获,未来我们会以课程为媒介,让我们的京剧文化与课程相融合,借助“空中课堂”的形式让我们的京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