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有望在新北区孟河镇变为现实。10月9日,在该镇200亩的巨型水稻试验田,三五成群的鸭子时隐时现。这批巨型稻于今年5月插秧,眼下已抽穗,有望下月中下旬收割。
张海韵摄
据测量,巨型水稻植株稻株粗壮挺拔,高度在1.8—2.2米,比一旁种植的常规水稻要高出一倍,亩产也有望比常规水稻增产近1倍。水稻管理员胡言凯拔出一株稻株细细数着:一蔸常规水稻平均分蘖20多个,巨型水稻最多可分蘖80多个,单穗最高实粒数达600粒左右。
胡言凯介绍,该巨型水稻是由袁隆平团队与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共同研发,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技术方案,并派专人管理。
据悉,巨型稻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基础上,运用突变体筛选、籼粳亚种间及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进行研发。有三大优势,一是茎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泥鳅和鸭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通过“共作”方式,大大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具有耐盐碱、耐淹涝等性能,抗病虫害能力也更佳;三是生物量巨大,每亩可产出3吨到5吨秸秆,秸秆经处理后可饲养牲畜,可部分解决我国牧草短缺需大量进口的难题,同时进一步提高附加价值。
该水稻已在我国多地试种成功,包括传统水稻种植区湖南湖北以及广东广西等海边盐碱地、旱改水贫瘠土壤等。(徐蕾 殷琦)
(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