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穿过枝叶的间隙,石板小路还残留着露水的痕迹,空灵的鸟鸣声忽远忽近,置身此地仿佛远离喧嚣,遁入山林。
这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生态园林,也是一片让鸟儿纵享愉悦的城市森林。9月30日上午,备受宿迁市民关注的鸟悦园正式开园。
鸟悦园北临古黄河水景公园,东临市政府办公大楼,总占地面积约120亩,分为北园和南园。
其中,70亩的北园以植物科普、海绵展示为主题,在尽可能保留现有生态聚落的基础上进行微更新,增加海绵设施展示,形成生态自然开放的城市公园风貌。
南园以飞鸟昆虫等动物科普为特色,丰富原有植物群落,增加飞鸟之家、昆虫旅馆、本杰士堆、蚯蚓塔等小动物生态活动空间,加强科普展示,构建寓教于乐的生态展示公园。
这里植被茂密、物种繁多,生活着鸟类、哺乳动物、昆虫、土壤动物等森林生物类群,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生态群落。
改造前,市住建局就委托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团队对公园动植物状况进行普查。
经普查鉴定,园内共有植物物种109种,其中马尾松、玉兰、木樨等8种植物为我国特有植物。
鸟类共有31种,数量最多的当属白头鹎、大山雀、灰喜鹊。此外,园内还发现了东北刺猬、黄鼬、北社鼠、华南兔等野生动物,足以证明鸟悦园生态基底良好、生态环境适宜。
在此基础上,围绕“在自然上创造自然”的建设原则,我市以保护为先,深入挖掘原有杉树林、大法桐、菌类、鸟类等景观魅力,因地制宜规划杉林步道、林影花园、腐木含彩、飞鸟之家等景点,将埋藏在丛林中的美景展现在大众眼前。
同时对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调查研究,尊重宿迁地带性植物生活习性特点,增加绣球花、玉簪、金叶菖蒲等花境植物,自然式配植景观节点,增添公园色彩。
由卵石和耐淹植物组成生态旱溪,也形成了园里独特的生态景观。
公园利用原有的低洼地块、水塘、水沟等,建设了一系列海绵城市设施,对内有机串联雨水花园、生态湿塘等,对外连接市政道路雨水井,并配套栽植黄花鸢尾、细叶芒、花叶芦竹等40余种耐淹植物。开放的全园海绵城市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渗透和滞留雨水,还有较强的地下水涵养功能,对传输、净化雨水也有促进作用。
鸟悦园既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也是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了方便市民游览和通行,公园本着“就近、便捷”原则,在居住区门口、城市广场、服务场所附近开设出入口,并设置多处趣味活动空间。
2000余米林间步道串联起南北两园主要景点,40余套座椅座凳分布主次园路和景点周围,60余块精心制作的鸟类科普、植物科普、海绵科普的3大类标识标牌,帮助市民游客了解、探索自然生态知识。
此外,公园配备的直饮水机和洗手台等便民设施,沙坑等儿童活动场地,漫步机、肋木架等中老年健身器械,更是满足了不同年龄层需求,大大提升了公园游赏舒适度。
漫步鸟悦园,恰似融入一幅“林木疏密有致,鸟鸣悦享其中”的生态画卷。“这里鸟类繁多,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还有不少小动物,这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原生态公园!”府苑小区居民王新新高兴地说,我相信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都愿意走出家门来到这里游玩健身,呼吸新鲜空气,沉浸式感受鸟语花香的自然和谐。
在公园改造结束后,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团队再次进行普查。令人欣喜的是,普查发现公园开放化改造并未对园内的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动植物的品种也未因改造而减少,这里仍然是小动物们栖息的家园。
正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深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将保护生物、呵护生态、精塑景观、营造情趣、服务民生相结合,才做到景观与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展示的完美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片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乐享自然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