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年增加一万亿GDP

2022年10月13日 14:12:02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十年时光,一个个千亿、万亿台阶的跨越,于一个全国经济重镇而言,这是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的十年,是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的十年,是发展方式得到“新提升”的十年,也是创新驱动构筑“新优势”的十年。

  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于2020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1年达2.27万亿元,与2012年的1.2万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增加了一万亿;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开始至2020年,连续8年超过3万亿元,并在2021年达4.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2012年以来苏州进出口规模总体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的3921亿美元,十年来始终位居全国第四位……

  这些重要经济指标的突破和进位,标注出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是“强富美高”新苏州建设新成效的闪亮经济光环。

  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第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显示,2021年苏州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第六位。

  排名的背后,是苏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转型升级中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坚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质量和效益,坚持在改革开放中激发市场活力的不懈努力,经济发展动能加快积蓄和释放。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的GDP、2.1%的财政收入和6.5%的进出口总额,是全国经济大市、全省发展的“压舱石”。

  十年来,苏州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2.2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是地级市首个晋级2万亿GDP的城市。苏州人均GDP在2012年迈上10万元台阶,2021年达17.75万元。苏州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末市场主体达到274.1万户,比2012年增长3倍。恒力、盛虹、沙钢等3家企业,再次进入2022世界500强名单,也是全省仅有的3家。2021年苏州市共有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46家,占全省26.7%,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十年来,苏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16年三产比重超过二产,并首次突破50%。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8:47.9:5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比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在苏州,二、三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初步形成,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规上工业总产值跃上4万亿新台阶

  今年8月18日,在苏州市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苏州正式宣布将重仓光子产业,启动建设太湖光子中心,打造“东纳米、西光子”产业发展格局,目标直指中国光子产业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光子产业创新集群。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苏州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高质量发展持续迈进。

  苏州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坚守实体实业是苏州人骨子里的执着。这十年,苏州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现已拥有工业企业超1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1.2万家,涵盖35个工业大类、171个中类和505个小类。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3.1%,年均增长4.8%。2021年全市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4.0%和52.5%,分别比2012年提高11个和11.2个百分点。

  苏州正通过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把苏州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把规模做得更大、把竞争力提得更优、与本地经济结合得更紧,推动苏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再一次跃升。

  苏州现代服务业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16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1.1%,年均增长8.7%。当前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高端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正逐渐形成。2021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5%。

  进出口总额达3921亿美元创新高

  今年9月21日,苏州海关对外发布2022年前8月苏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1至8月,苏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17396.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0335.5亿元,增长12.3%,进口7060.6亿元,增长5.6%。

  开放程度高、开放成效好一直是苏州的鲜明特征。进出口方面,2021年达到392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8.3%,其中出口额达2303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1.8%;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苏州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额比重达38.1%,比2012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出口额比重提升至24.1%。开放平台方面,十年间苏州新增4家国家级开发区,相城区获批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今年是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成立三周年,一系列首创性强、精准度高、惠及面广、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举措,为片区内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聚变筑牢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苏州片区累计已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60余项,其中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1项在全省示范借鉴,全市推广制度创新成果86项。三年来苏州自贸片区新设外资企业超7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37亿美元,备案境外投资机构393个,进出口总额近2300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超64%。

  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五

  去年,科技部授予苏州三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分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成为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地级市。

  十年来,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苏州,创新引擎更强劲。2021年苏州科技进步贡献率67.5%,比2012年提高8.3个百分点,科技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全省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2年的2.5%提升至2021年的3.91%(预计)。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中,苏州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五,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地级市。

  在苏州,创新主体更壮大。苏州完善分层孵化体系,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为主体,独角兽企业、科技上市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梯队。高新企业数由2012年的1864家增加到2021年的11165家,年均增长22%,高新技术企业数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五位。

  在苏州,创新载体更丰富。苏州累计与200多所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研发机构158家。2021年末苏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4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1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93家。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78家。

  在苏州,创新成果更丰硕。至2021年底,苏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6万件,比2012年增长7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6.9件,是2012年的7.3倍。至2021年底,我市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才数达361人,其中,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数连续9年位列全国第一,省“双创人才”累计入选1236人,连续15年位列全省第一。

  (来源:苏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