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蔚民:一生创建了十所院校
【党代表档案】
孙蔚民(1896-1968),字斌,扬州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教育工作50年,先后主持创办了盐垦中学、苏北建设学校、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师范学院前身)等10所院校。党的八大代表。
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老图书馆的花坛内,有一尊孙蔚民的半身铜像,铜像身姿挺拔、目光坚毅,生动再现孙蔚民先生教育大家及革命斗士之形象。
苏北师专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1952年5月,经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苏北区党委、苏北行政公署决定在扬州建立苏北师范专科学校(简称“苏北师专”),并任命孙蔚民为苏北师专校长兼党委书记。
建校之初,孙蔚民在病床上亲手绘制的《苏北师专五年基建计画草图》,从总体设计到每一座建筑,他都呕心沥血地谋篇布局,用他独特的艺术眼光,因地制宜,因势构筑,营造成一幅林荫夹道、曲径通幽、楼台掩映、姹紫嫣红的图画。校园内设计的“九折廊”“紫藤苑”“透红亭”“桂花厅”等景点,成为莘莘学子读书、散步的好去处。1959年4月,更名为扬州师范学院,孙蔚民任首任院长。
1950年9月,孙蔚民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同年10月1日,应邀到天安门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他是江苏省第一至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他被选为党代表,光荣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蔚民潜心研究唐代扬州历史,出版了《鉴真和尚东渡记》《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大明寺和鉴真和尚》等书,被日本友人称为研究鉴真的专家。《大明寺考》后来成为扬州恢复大明寺的重要依据。
徐国英:为了初升的太阳
【党代表档案】
徐国英,1937年8月出生于无锡,1956年进入扬州中学工作,1984年被团市委聘为扬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66年,也是江苏省首位少先队终身辅导员。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少年儿童工作者”“热爱儿童荣誉奖章”。党的十四大代表。
“我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当时我的辅导员老师对我说:你入队,戴上红领巾,你就是党的孩子了。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所以我从1952年入团开始,就一直抱有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的信念。把‘入队、入团、入党’作为我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阶梯。”在扬州团市委的“徐国英工作室”保管的徐国英个人档案材料中,记录这一段她跟少先队员的叙述。
这位“红领巾奶奶”,1937年出生,从事少先队辅导员工作66年。1993年刚退休,她就到扬州团市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志愿服务岗位,一直工作至今。
熟悉徐国英的人都知道,她其实只有“半条命”。1967年冬天,徐国英生了场大病,可徐国英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反而更加发奋地工作。爱人看着心痛,想尽办法劝她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她却对爱人说,只有在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中间,她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忘记身体的病痛。
徐国英历经8年攻关,牵头完成扬州中学少先队组织和教育机制改革;参与主编完成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少先队活动辅导用书”,带领58名辅导员完成《热点难点创新点——中学少先队工作问答》;积极促进全市实施“辅导员素质优化工程”和“名辅导员工程”,2007年,扬州在全国率先开展辅导员专业职级评定工作,6000多名辅导员获得专业职级。
为了初升的太阳,一个只有“半条命”的人,干出“两辈子”的少先队事业,不仅改变了生命的长度,更改变了生命的厚度。
张正云:出入境窗口的“贴心人”
【党代表档案】
张正云,女,1965年1月生。现任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四级高级警长。先后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公安战线廉政爱民先进个人”“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等。党的十五大代表。
张正云是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四级高级警长。在出入境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0多年,从一个和气的“小姑娘”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警察奶奶”。
群众有困难,要急民所急,为民所想,为群众做好事是平常事,更是分内事。张正云始终把自己的岗位作为联系人民群众和境外人员的“窗口”和纽带,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成为出入境人员的“贴心人”。她常对年轻同志说:“想做好工作,不要老是高高在上,要学会体贴别人,哪怕只是帮他们填一张表格、倒一杯水、说几句关心的话、给一个笑脸,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真心,就能起到安抚当事人,稳定当事人心态的效果,工作自然就会顺利多了。”
据档案资料统计,30多年来经她受理、审核的因私出国(境)申请达5万余人次,接待境外人员6500余人次,受理审核境外人员签证(注)近2000人次,无一差错,受到国内外申请人的交口称赞,也让很多背井离乡的家庭圆了团聚的梦,有了幸福的人生。
章轶群:心系教育善若水
【党代表档案】
章轶群,男,1964年12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89年进入扬州中学工作,先后任扬州中学纪委书记、副校长。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党的十六大代表。
1989年,章轶群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在扬州中学工作32年来,他一直从事基层一线的数学教学,历任实验班班主任、年级组长、党办主任、校纪委书记、年级分管校长。
章轶群担任了十多年“地招班”的班主任,从事十多年的年级管理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础上,章老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积极举办学科竞赛培训,通过层层选拔和悉心引导,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方向。
章轶群性格温和,恬淡平易,很少提及自己的成绩。但是,在与老师、学生相处时,要求他们做到的,章老师首先做到;禁止他们做的,章老师绝对不做。
章轶群始终秉持“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特殊贡献。
时庆梅:扬州玉雕“白菜王”
【党代表档案】
时庆梅,女,1969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玉雕传承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党的十八大代表。
“天下玉,扬州工”。时庆梅从1994年雕出第一棵玉白菜,她已记不清完成了多少棵类似作品。
1996年,扬州玉器厂建厂40周年,时庆梅着手制作由国家工艺大师江春源所设计的白玉作品《螳螂白菜》,原料是一块重达数十公斤的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用了两年的时间,一个静中有动、平中见奇,堪称中华玉文化杰作的《螳螂白菜》终于制作完成,博得了“亿元白菜”的美名。
“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棵翡翠《螳螂白菜》,它被选为上海世博会江苏馆镇馆之宝,代表扬州文化站上世界最高展台。”时庆梅说起这棵玉白菜的档案资料时,依然激动不已,该作品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成为江苏馆镇馆之宝。
多年来,由她雕琢制作的产品给工厂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万元,为发展扬州玉雕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她制作的大小玉雕“白菜”已有上百棵,被亲切地誉为“白菜王”。
时针拨回十年前。那年秋天,时庆梅参加党的十八大。翻开她当时的参会笔记,依然能字里行间感受到她当年的激情澎湃,“我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力争把每件作品都做成精品。我还要发挥劳模的作用,带动周围广大群众和党员,为扬州文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十年来,时庆梅延续多年的匠人习惯,守着一平方米的工作台,在“滋滋”的琢玉声中苦心创作。“传承”是时庆梅这十年的关键词,让民族艺术根脉相续,永葆活力。
顾松学:58万公里邮路写“初心”
【党代表档案】
顾松学,男,1964年9月出生,现任扬州邮政杭集产业集群党支部书记,先后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邮政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党的十九大代表。
1986年,顾松学就开始跑邮路了,至今已经36年。这些年,他在杭集镇上走过近58万公里邮路,相当于绕地球14圈多,骑坏了12辆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他送出的540多万份信件,无一差错。
早上5点30分,59岁的顾松学准时起床,洗漱早餐过后,穿上工作服,别上党徽,跨上摩托车就出了家门。6点半前,他要准时赶到杭集镇上的邮政支局。“一分钟都不能耽搁,邮车一大早就到了,我要提前做好准备。”
杭集镇是全国著名的酒店用品集散基地,平日里邮件、报刊、包裹收递量很大,平均每天300多份报刊和100多份信件,顾松学都要一家一户送到。
顾松学有一份在工作中形成的特殊档案,那是一本被摩挲起皱的笔记本。投递中常会遇到一些“死信”,找不到收件人或地址不够详细,顾松学都是用一本本子记下来,边投递、边打听,直到准确投出为止。
36年来,顾松学投递的540多万份信件快递,从未发生过一起误投、漏投。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有一颗期待的心,我只有把信件妥妥帖帖送到收件人手里,这颗心才能放下。”
2018年4月,扬州市邮政分公司在杭集镇成立“党代表工作室”,陈列着顾松学的众多荣誉档案,荣誉加身,顾松学深感压力,他说:“我一定要尽力做得更好。”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