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式收割机一天只能收10多亩粮食,现在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60多亩。”刚刚获评徐州十佳职业农民、“大国农匠”一等奖的邳州土山镇华瑞家庭农场负责人贾强告诉记者。
智能育秧机、农业无人机、联合收割机……这130多台机器设备都是助力秋收的“利器”。贾强所在的家庭农场自2012年起流转了560亩土地,亩产每年纯收入700多元。他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离不开机械化装备的高效耕种。
在徐州广袤的田地上,像贾强一样扎根农田的新农人还有很多很多,田野,是他们的青春起跑线,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农田,成长为“兴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新时代、新机遇、新农人,只要秉承“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精神,田野上的青春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贾强所在的合作社种了水稻、小麦两种作物。他介绍,不仅在收割环节,合作社还实现了在播种、植保、育秧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甚至智能化。
“比如用无人机撒药,十几秒钟就能撒完一亩地。”他向参观者介绍高效农业生产,“农场只需要五六个人就能做好1600多亩地的日常管护,最忙的时候十来个人就够了。”
作为新时代农民,这些年得益于好政策,贾强有机会参加农业农村部及省市县各级农业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渐渐从农村“小白”成长为合格的职业农民。近年来,他尝试推进农场向智慧农业转型,先后建设了恒温育秧室、智能化仓储烘干设施,并配齐高速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全程机械化农业装备。
作为“粮二代”,贾强觉察到,父辈们的技术很好,但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较慢,许多老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步伐了。他认为,丰收不仅要追求数量,还要有质量,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科技兴农、助农、富农是年轻一代农人的使命。
贾强的农场多次承担徐州小麦、水稻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示范展示工作,每年都分别展示小麦和水稻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新产品5项以上,每年全市都组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种子经销商、科技示范户到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基地每年接待现场观摩人数2000人次以上。近年来,他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达2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80余万亩。通过示范推广,带动260名职业农民及周边250多户农户种植2万多亩优质小麦与水稻,每亩增加效益200元左右。去年,贾强建立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扩大“十大”替代服务模式。涵盖农资育种到加工销售全过程,面对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老龄化严重的现状,贾强积极提供农田托管和半托管服务,探索“1+4+10”经营服务路径,服务半径扩大了三县十多个乡镇,年服务能力达到5万亩次。
一片开阔的田间酝酿着一场丰收——彭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凤华承包的300多亩地,每片绿意下,都有一根默默向下生长的牛蒡。
新近入选我市十佳职业农民的张凤华俯身在地头,拨开大片的绿色枝叶,慢慢从地里拽出一根足足一米多长的牛蒡,“今年长势格外好,最长的能超过一米三。”这种航天牛蒡,今年为他的家庭农场带来2000多万元产值,还解决了当地60多名村民的就业。
带着打拼十多年的积蓄,来到丁溜村种地,张凤华承认,乡土情怀、“脑袋一热”,算是各占一半。“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工作,有次回徐州老家,路过丁溜村,听说这里的牛蒡能热销到国外,这让我心头一热。”他说,在城里时跑项目、追尾款、忙应酬,疲惫不堪。相比之下,反倒是“种豆得豆”的乡村生活,更让他向往。
在村民眼中,张凤华还是个有些“倔”劲的年轻人。他每年都会投入20多万元在“前端育种”上。张凤华有自己的理由:“农业产业要想发展壮大,一定要靠种子,这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
“小种子”能孕育“大产业”,张凤华坦言,虽然鲜牛蒡出口美国、日本、韩国,每年能为村里带来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收入,但多年来,牛蒡种子依然要靠进口,全村每年购买种子要花费几十万元,而且一旦种子被“卡”,我国牛蒡产业链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
几年前,张凤华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牛蒡研发中心,育种计划进展顺利。目前,第五代种子育出的牛蒡等待收获,部分表现已经优于日本种子。张凤华也期待,相关部门能给予民企育种更多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激发更多民间力量投入到“农业芯片”的攻关上。除了生产牛蒡,张凤华还专研山药种植,他发明的山药种植办法可以避免雨水倒灌,产量提高35%,今年又将获得丰收。
9月23日,张凤华应邀与市领导一起启动丰收节徐州主场活动,并领取职业农民荣誉证书,这让他激动不已。“我将持续投入研发资金,确保国产牛蒡品种在口感、品相、营养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早日投放市场。”
丰县华山镇90后小伙马驰,几年前还是个五谷不分的大学毕业生,如今他已成长为依靠土地追逐梦想的新农人。他不服输、有韧劲的创业故事声名远播,并登上央视《遍地英雄》栏目,向全国人民讲述他的创业故事。在他看来,与传统农人相比,新农人的“新”也体现在思维和理念上。
“能登上央视,特别震撼!让我们感受到,农民其实也能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马驰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闯劲儿,马驰回到家乡,先是在师寨镇史小桥村承包了土地,尝试种草莓。从“门外汉”到“土专家”,这位大学毕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一头扎进田地里钻研学习,仅1年多时间就掌握了多种种植技术。
在老家华山镇渠楼村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下,马驰承包下近200亩土地,不仅继续发展草莓种植,还种植了大面积的甜黄桃、葡萄、车厘子等作物,基本做到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月均收入2000多元。现在他正进军智慧数字农业,未来实现“物联网+农业”的飞跃。
同在华山镇的职业农民陈厚武今年9月25日晚登上了央视《东方时空》,这位网名“江苏小苹果”的果农,利用网络直播教学,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同时他也经常开展线下教学,嫁接新技术,实现技艺传承,成了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他的事迹频频登上央视、新华社、人民网。
“年轻人信息化基础好、文化素质高,有利于掌握新科技、用更少的资源种出更多食物。”陈厚武认为,年轻人投身农业发展,可以成为促丰收的保障。
职业农民如何当好农业带头人?沛县杨绍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且能够被推广复制,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杨绍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角色。2015年杨绍金成立了江苏楚汉雄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有“苏北淘农村电商”“新农菁英”两个农业电商平台项目。目前,他搭建了“苏创优青”农村青年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不但自己打造了“老沛城”“渔耕物作”“数你最蒡”等农产品品牌,还积极推广宣传“天下丰沛”区域公用品牌,帮助农场主和农业企业通过短视频推广和宣传了“禾顺鲜果”“徐垦”“湖西帝王小龙虾”“田美韩楼”“桃滋姐”等30多个农业品牌,通过他的推广,沛县农产品的名头日渐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