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年来,扬州市宝应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三农”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连续两年写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并获全国推广;粮食综合单产水平列江苏第二,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创成全国唯一荷藕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入选全国水生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宝应县农业农村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农业生产亮出“宝应范”
眼下,秋高气爽,阵阵稻香,柳堡镇新安村“雨森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王雨森迎来了丰收季节。“2018年大学毕业,我便回乡承包了350余亩农田,种植优质强筋小麦、优质食味水稻,逐步开展耕种管收全程化服务。”王雨森介绍,他在宝应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还搞起了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2021年农场营业收入超100万元,纯收益达30万元。
在宝应,像王雨森这样的家庭农场主这几年诞生了253个。在他们看来,这主要得益于宝应有“宝地”。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农艺结合作为粮食增产增效的重要抓手,高标准农田占比达90%以上,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创成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前,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69.46万亩、总产87.18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米袋子”满,“菜篮子”也要跟上。为了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幸福”, 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成“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4400亩,水产品保供能力15万吨,能繁母猪保有量2.2万头,家禽存栏150万只。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宝应县农业农村局为打造中国荷藕第一品牌,帮助荷藕加工企业组建联合体,引导江苏荷仙食品集团等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荷藕产品进商超、进火锅连锁店、进老百姓餐桌。目前,荷藕绿色种植面积、加工量、出口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宝应荷藕”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美妆“面子”、厚实“里子”,乡村建设展现“好风光”
走进宝应县广洋湖镇蒯家村,这里有清澈的河流、精致的亭台、古色古香的护栏,好一派田园风光。“村里经过环境整治,既照顾了大家原来的生活习惯,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现在,我们就像是住在大公园里一样。”宝应县广洋湖镇蒯家村村民邵同安开心地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识和要义,也是农民兄弟的热切期盼。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硬任务、硬杠杠,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村庄环境“五位一体”管护标准,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全县所有村(居)全部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六有”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全省第一等次,广洋湖镇蒯家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县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89%,实现户厕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
如果说良好人居环境是乡村的“面子”,那么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就是实实在在的“里子”。 宝应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引导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支持集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村企联建作为有效抓手,全县14个乡镇实现村企联建全覆盖,省级审核认定村企联建项目共计132个,全县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达45万元以上。2021年3月,全国工商联、国家乡村振兴局到宝应调研,对宝应村企联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产融合、引资兴业,农民增收广筑“致富路”
“在县农业农村局关心支持下,我建了200多亩扣蟹基地,并进行了池塘生态改造,现在每亩增加收入1000多元。”原下岗职工、宝应县水产养殖大户朱红玉这样说。据了解,他在射阳湖镇投入1000万元建设养殖基地3000亩,成为宝应面积最大的宝应湖大闸蟹养殖基地。
近年来,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关键一招,继创成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后,3年时间先后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开展合作,成立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莲藕研究院。招引中粮集团落户宝应并深度合作,宝粮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
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引导鼓励企业家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在农村投资兴业,全力支持农民在优势特色农业、智能创意休闲农业、乡村手工业等方面创业就业。建成示范合作社105个,其中国家级合作社8个、省级合作社21个;“扬州麦客”周必胜组建的庆丰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全国劳动模范、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李永政,创新菱角塘套鳖、千斤鱼百斤鳖、稻田养鳖等仿野生状态养殖“宝应模式”,成立“绿宝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与400多农户、上千农民签订水产养殖和销售协议,面积达10多万亩,年产值近6亿元。“返乡典型”蔡锦平成立江苏包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千亩蔬菜原料基地、千吨冷藏设施、千人加工车间,实现产值2亿元,新增就业300多人、年人均收入6万元,为周边近万户农民就业增收提供重要平台。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7%,“鱼米之乡”农民走上了新时代的致富路。
(来源:城市频道 胡艳 通讯员 张旭 刘延龙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