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5G护航板桥汽渡 提升过江安全性

2022年10月18日 21:01:4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板桥汽渡是长江南京段唯一的跨江汽渡,年渡运车辆近50万辆。近日,板桥汽渡"5G+智慧汽渡"项目硬件建设全部完成,在5G助力下,汽渡在船舶硬件条件、安全航行、运力调配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全力满足车主的渡运需求。今天(10月18日),记者前往探访了板桥汽渡,看看正在试运行的"5G+智慧汽渡"项目是如何提供服务的。

  目前,板桥汽渡的南北码头分别建设了5G基站,在宽1.6公里、长2.2公里的渡运区域内,全面覆盖了5G网络,实现了26路船舶高清视频的快速回传。调度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每条船的驾驶室、桥楼、机舱还有甲板的工作状态。

  此外,"5G+智慧汽渡"项目还对江面上的船舶做了高清晰度的建模,建立安全可视化的场景。南京市板桥汽渡服务中心副主任冯海鸣介绍,这样每条船的类型和长度都能清晰可见,能够了解到船与船、船与岸的距离和方位,比较直观地进行判断。同时,在雾天、雨天一些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跟随视角和加持视角的模拟和显示能够进行船岸协同,船上面也有一个终端,看不清江面的时候,驾驶员可以看系统,方便在应急的情况下面进行判断和操作。

  为了降低人员导致的安全风险,每个汽渡的驾驶室都安装了视觉识别机器,对不安全驾驶行为开展监测和预警,使工作人员保持适航状态,保障航行的安全。

  冯海鸣告诉记者,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机器视觉识别,能够识别他是否不在岗、是否是疲劳驾驶、是否是接打电话,因为驾驶员在工作中是不允许接打电话的,对于这些行为及时干预。

  此外,驾驶员佩戴健康手环能够实时传输他的心率 、血压的状态,了解他是否疲劳,如果疲劳的话要及时干预。

  在调度方面,利用5G技术,广泛汇聚船上感知数据,集中岸基调度中心算力资源、感知设备资源,建立日常调度、应急指挥、事后分析等调度指挥场景,实现安全指挥新模式。

  日常调度模式下,以安全“九防”为目标,实现人员行为管理、船舶开航检查、车辆装卸管理、船舶监测预警、光电联动,调度指挥中心为船舶提供多类航行智能预警,重点突破繁忙水域避碰智能预警技术,对交叉会遇、追越行驶、并列行驶等实现分类分级精准化预测预警。应用光电智能值守技术,自动识别风险、警示风险、追踪风险,降低岸基安全指挥工作强度。

  在应急指挥模式下,大屏动态显示数字孪生的驾驶员视角,通过透雾相机视频、电子地图监测与船上全景相机视角来对船舶进行远程协助、辅助驾驶。岸基调度员掌握全部信息,有效辅助船长,提供驾驶建议,形成船岸协同处置能力。

  在事后分析模式下,对预警信息进行场景回放,集中分析学习,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系统应用以来,通过事先安全提醒、事中监督管控、事后分析总结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渡运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舒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