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进行公众意见征询

2022年10月28日 21:11:3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10月28日),《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通过“南京发布”、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即日起至2022年11月26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内容同步通过微信、微博、市民问卷等多渠道、多媒介面向公众开展广泛的宣传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三轮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南京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响应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战略部署,以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我市启动了第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历时近三年,形成当前成果,力求为南京未来一段时期的转型发力与可持续发展制定合理有序的空间部署方案。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进一步完善“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全域国土空间格局,并围绕“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总目标,聚焦空间底线管控、区域开放协同、产业创新转型、人文品质提升等方面,具体谋划了南京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一)严格底线管控,倡导绿色集约

  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城市系统,锚固了“一带十片、两环多廊”生态安全格局。稳定开敞空间与建成空间的比例在7:3,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将“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强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鼓励探索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减碳排和增碳汇并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境家园。

  (二)提升开放水平,推动空间协同

  规划立足“双循环”新格局,为南京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重大战略,提供了破题思路。以“两港一网”为引领,畅通“八向”综合交通通道,助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充分发挥南京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功能。

  同时,规划强调全域协调,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促进市域均衡发展,形成组团式、内涵式的可持续空间格局,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拥江发展的高能级辐射地区,副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城建设成为专业分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载体。

  (三)突出动力转型,强化创新赋能

  规划结合南京自身基础势能与科技创新前沿趋势,提出以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方向,提升南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构建“一片、两带、双核、多点”全域创新空间格局,高水平建设紫金山科创带和江北新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森林”。面向高成长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划定包含产业园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在内的工业用地保护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品质提升

  规划注重以文铸城、延续文脉,扩大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世界影响力,展现“十朝都会”风采,彰显地域特色和“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风貌;做响“文学之都、和平之城”文化品牌,打造“书香之城、博览之城、艺术之城、文化体验之城”,建设国家文化高地。

  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划提出构建多元包容的住房体系与均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打造更具可及性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形成“因水环山、串点连景、健全通达”的绿道网络。在基础设施支撑方面,完善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智慧交通、低碳交通,建设高水平公交都市与高品质绿行都市,拓展新型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运用,全方位增强保障能力。

  (《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