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航天,走近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区供电系统操作手

2022年11月01日 19:31:2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10月31日)15时37分,随着一声轰鸣巨响,承载着无数人期盼的梦天实验舱剑指星辰,一飞冲天。当大家还在为火箭点火升空而欢呼雀跃时,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区供电系统主操作手赵强便带着同事们奔赴发射塔架检查供电设备状态……

  16年,一心维护好每根线,赵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刚到发射场的“小赵”,到同事口中的“强哥”,从供电系统的“小白”,到发射区供电系统主操作手,赵强在错综复杂的线路中“摸索”出不一样的“强”字人生。

  自强:“想成事必须靠自己。”

  2006年秋天,赵强离开定西老家,毅然决然地走进大凉山,成为一名航天人。2012年,为了投身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他离开了大凉山转战海岛,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面对新环境和新要求,赵强深感自己知识与能力的不足。那几天,他没事就看着繁杂交错的线路图和上百个微小的零部件,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我能行吗?”“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供电老师傅的一句话点醒了赵强。

  从那以后,赵强开始拼了命学习,看很多图纸,记住每个部件的作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虚心请教师傅,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实操锻炼的机会。“想成事必须靠自己”是赵强始终深谙的道理。

  “每次自己遇到棘手的难题,可能打一两个电话请教师傅就可以解决。但我更愿意花上半天时间自己去琢磨,找出问题所在”,赵强说道。正是凭着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坚持,他逐渐成为了岗位的骨干力量,担负起了发射区供电系统主操作手的重任。

  顽强:“困难打不倒我们,更是前进的动力!”

  “面对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迎着它冲锋。”赵强觉得,天舟二号发射成功时在夜空中灼目的尾焰,仿佛是昨天的光景,大抵因为翻山越岭后的成功更让人记忆深刻。时间拨回到天舟二号发射的前夕。按照原发射计划流程进入煤油调温阶段,赵强持续在岗在位,对用电回路的运行温度和负荷的用电情况持续监测。

  5月19日,流程进入-12H前,依旧坚守阵地一线的他仔细清点应急处置备品备件,梳理任务流程,突然接到推迟发射命令。随之要面临的是燃料液氧要从箭体中泄回的关键时刻,他深知此次责任重大,必须保证下级用电安全可靠。于是他拿起十二分的细致谨慎,监视下级库区负载用电实时情况。5月21日,当再次收到中止发射的命令后,岗位人员显然有些疲惫,“困难打不倒我们,更是前进的动力!”他认真说道。就这样直至坚守到第二天天明。

  最终,在全体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天舟二号于5月29日发射成功。此刻,像往常一样,他必须将这片欢闹抛在身后,带着同事赶往发射区查看塔架上供电设施和变电所的受损情况。

  要强:“我越严格,他们才能越快成长。”

  16年,赵强从当初刚到发射场的“小赵”,成为大家口中的“强哥”。

  随着发射场进入高密度任务的节奏,发射区供电岗位的“生瓜蛋子”来了一波又一波。看着他们,赵强就像看到刚到发射场时懵懵懂懂的自己。因为自己吃过苦,走过弯路,赵强对新人更上心,甚至更严格。

  平时实操训练,新人因为马虎接错一条线路,赵强都会一眼就盯到,便立即指出问题,然后陪着新人重温理论,一直练,手把手带着年轻人往前走。“我越严格,他们才能越快成长。”赵强说道。除此之外,一有现场排故的机会,他都会留心带上新人,这对积累经验有很大帮助。

  “强哥带新人的方法很‘简单粗暴’,就是稳扎稳打的理论学习加上现场实践。”新人赵焱说道。经年累月,赵强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兄弟,也激励着他们更加热烈地迈出属于自己的航天脚步。

  如今,作为发射区供电系统主操作手,从某种意义上看,他独自摸索的线路图少了,但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要负责的是,上百套供配电设备,上千条供配电线路……

  点开赵强的微信朋友圈,他把自己的座右铭写进了个性签名: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自强、顽强、要强,是这个西北汉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质。16年,赵强的“三强”态度,仍在路上。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郑伟 通讯员/周伦杰 编辑/赵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