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区区5笔,写下强国之基。
“人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之一。
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迈进新征程,把定位变地位、蓝图变现实,离不开一批批优秀人才的辛勤付出,当前,徐州更加渴求人才、更能成就人才。
今年5月,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宋乐伟强调:“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在彭城大地竞相迸发,真正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第一要务’。”“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为参加大会,徐州市杰出人才、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甦雁脱下白大褂,穿上正装,党员徽章在胸前闪亮。大会现场,徐州市委市政府公开表彰2021年度杰出人才15人、人才工作先进集体15家。
在徐州这片沃土,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系列举措,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关注徐州、选择徐州、扎根徐州。
出台“人才高地28条”,实施“彭城英才计划”、“555”引才工程,着力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近年来,徐州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精准发力,先后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为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徐州工作两年,我深刻感受到徐州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诚心实意。”江苏中科汉韵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述告诉记者。
这家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徐州中科芯韵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企业,预计于2024年投入大规模量产。“致力成为国内规模化生产碳化硅芯片的主要企业。”袁述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徐州努力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吸引更多人才在徐州施展抱负、实现梦想。
今年,徐州发布人才新政,聚焦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目标、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建强支撑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完善人才发展治理格局,共30个具体条款。最大亮点为精准施策、靶向实施。政策聚焦支撑产业发展的青年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通过集成整合政策资源,出台务实有效措施,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人才新政坚持跳出徐州看徐州,按照‘比肩苏南、引领淮海’的标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才聚才。”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人才新政对标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便于操作的原则,结合徐州实际,针对人才痛点,打通政策堵点,确保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随着徐州人才新政深入推行,徐州的“揽才”之路更广、辐射触角更深。目前,徐州以“彭城英才计划”为统揽,系统形成“1+N”政策体系,着重解决好人才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最大程度消除人才后顾之忧。
“政府给予的购房补贴、生活补贴政策让我感受到徐州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引进大学生周忠信说。
筑巢引凤聚贤才。落实人才乐居、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优惠政策,这些“量身定制”人才政策,着力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体现了徐州对于人才“第一资源”的高度重视。
让优秀人才“向下扎根、向上开花”。今天的徐州,吹响了招才引智的“集结号”,通过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在广阔天地中挥洒青春,大显身手。
数据显示,徐州今年已新引进领军人才396人、专门人才3241人,引进大学毕业生3.85万人,汇聚了一大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力量。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彭城山水间,一批批人才“落地生根”,一个个项目如火如荼,形成了强大的聚合效应,推动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识才、爱才、敬才的徐州,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奏响新时代发展最强音。